[发明专利]陶粒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7007.0 | 申请日: | 200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立;袁世伟;何穆;吴延宏;骆发疆;罗朝洪;王伟;李宽平;王振国;成阳;刘晓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G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粒 清水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陶粒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
(2)、陶粒清水砼配合比设计;
所述陶粒清水砼配合比设计包括:水胶比0.38~0.42,坍落度180~220mm,扩展度大于560mm;水泥选用P.032.5或P.042.5低碱水泥;陶粒选用圆球型粘土陶粒,75%以上陶粒粒径集中在10~16之间,筒压强度为大于5Mpa,空隙率为大于35%,陶粒吸水率大于10%;砂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5;水采用自来水,如采用地下水,必须满足《GB50021-2001》12.2.1~12.2.5规定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减水剂选用萘系减水剂,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含气量,增加混凝土表面气泡,影响清水效果,不采用引气减水剂。
(3)、清水模板设计;
(4)、绑扎围护墙钢筋;
(5)、铺设内保温材料;
(6)、清水模板安装;
(7)、陶粒砼搅拌、运输、浇筑;
(8)、清水模板拆除、清水砼养护、修复;
(9)、外墙氟碳罩面;
(10)、检查验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绑扎围护墙钢筋包括如下步骤:绑扎时扎丝多余部分向内弯折,双排筋外侧对应绑塑料垫块,呈梅花形布置,墙体水平筋绑扎时多绑二道定位筋,高出结构层面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粒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围护墙钢筋绑扎完毕后,校正门窗洞口节点的主筋位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在洞口的暗柱筋上打好标高线,控制保护层的厚度,在安装门窗框的同时,在洞口焊好上、中、下三道钢筋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粒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清水模板设计包括如下步骤:
(1)、墙模施工放线;
(2)、墙筋绑扎、隐检、浇筑砼处杂物清理;
(3)、墙模定位塑料套管或锥头定位螺栓设置、预埋线管、线盒安装、玻璃幕墙预埋件;
(4)、墙模板配件安装、涂刷脱模剂、操作平台搭设;
(5)、复核模板控制线;
(6)、根据墙模施工放线和模板编号,将准备好的模板吊装入位;
(7)、将模板吊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定位塑料套筒带上穿墙螺杆或通过定位螺栓的锥接头套上可周转段螺栓,并初步固定;
(8)、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及拼缝;
(9)、销紧模板夹具,锁紧穿墙螺母;
(10)、检查模板支设情况,根据节点要求对局部进行加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粒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清水模板设计包括如下步骤:
(1)、墙模施工放线;
(2)、墙筋绑扎、隐检、浇筑砼处杂物清理;
(3)、墙模定位塑料套管或锥头定位螺栓设置、预埋线管、线盒安装、玻璃幕墙预埋件;
(4)、墙模板配件安装、涂刷脱模剂、操作平台搭设;
(5)、复核模板控制线;
(6)、根据墙模施工放线和模板编号,将准备好的模板吊装入位;
(7)、将模板吊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定位塑料套筒带上穿墙螺杆或通过定位螺栓的锥接头套上可周转段螺栓,并初步固定;
(8)、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及拼缝;
(9)、销紧模板夹具,锁紧穿墙螺母;
(10)、检查模板支设情况,根据节点要求对局部进行加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粒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陶粒砼搅拌、运输、浇筑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陶粒清水混凝土拌合物;
(2)、投放陶粒清水混凝土拌合物;
(3)、浇筑陶粒清水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粒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陶粒砼搅拌、运输、浇筑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陶粒清水混凝土拌合物;
(2)、投放陶粒清水混凝土拌合物;
(3)、浇筑陶粒清水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0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