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塔筒卧式组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6042.0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柳尧强;崔永久;邢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安得利斯风电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B23K37/047;F03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301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电塔筒 卧式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塔筒卧式组对专用装置。
二、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21世纪的重要能源之一,在当今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除水资源开发外,技术最成熟、最具大规模的发电方式。作为风电机组的关键配套设备----风电塔筒是实现风电机组国产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机安全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塔筒制造技术要求高,一台1.5MW风电机组,塔高80m,同轴度要求φ50mm,法兰平行度≤2mm,法兰平面度≤2mm,直线度≤1/1000,筒节组对错边量≤3mm。
我国传统筒体组对为立式组对。具体操作方法为:先将第一节筒节立式放在平整的地面上,行车采用竖板吊钳起吊,将第二节筒节置于第一节筒节上,纵缝相错180°。行车始终处于辅助状态。以纵缝为基准,沿圆周方向依次强力组对、焊固。组装完毕后,焊接修磨竖板吊钳留下的1mm左右的抓痕与原筒节母材一致,这种装配方式组装质量不稳定,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行车利用率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基于立式组对方式的弊病,提出一种新型卧式组对装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塔筒立式组对同轴度、平行度、平面度、直线度、错边量质量不稳定而提出采用卧式组对装置的一种新型组对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风电塔筒卧式组对装置,由多孔连接槽钢(1)、支座槽钢(2)、滚轮(3)、滚轮支架(4)、支撑板(5)、多孔连接板(6)、连接螺栓(7)等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将多孔连接槽钢(1)、支座槽钢(2)置于平台校平后焊固,通过多孔连接板(6)与连接螺栓(7)连接组成一个塔筒卧式组对装置的底座,按图样要求,将支撑板(5)焊在支座槽钢(2)的内侧凹槽处,防止变形;将滚轮支架(4)按图样要求焊固,装上滚轮(3),组成一个滚动装置,实现y向定位,由滚轮(3)滚轮支架(4)组成的滚动装置,整体按图样位置数量要求,焊固在由连接槽钢(1)、支座槽钢(2)、连接板(6)组成的底座上,完成塔筒卧式组对装置整体制作;
如上所述的风电塔筒卧式组对装置,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多孔连接槽钢(1)、支座槽钢(2)所采用的槽钢为16#;
如上所述的风电塔筒卧式组对装置,其特殊之处还在于:连接螺栓(7)通过多孔连接板(6)实现Y向调节,以适应多品种生产。
工作原理:
第一步,准备阶段:测量相组对的两筒节对口处的外圆周长,其差值满足要求(周长差<2π×错边量)并做好四均分线标记。
筒节对接错边量偏差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安得利斯风电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安得利斯风电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表面网格的塑料注射成型浇口位置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透气创口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