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止痛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0029.4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爱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P29/00;A61P29/02;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用 止痛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外用止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根据中医理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分析,疼痛皆由 不通而导致,即血不通、气不通、经络不通等,而其又相互关联互相影 响,不可分割,为此血不通可导致气不通经络不通,而气不通也可导致 血不通经络不通等,由此得出,止痛必须要气、血、经络通才可以达到 目的。而临床上导致疼痛的原因一般是由外伤、外邪、劳损、七情内 伤等导致血管经络受损,形成血块水肿阻碍血管及经络,使其不通而痛, 如外伤血肿、腱鞘囊肿等,七情内伤导致气血紊乱、津液凝聚、阻碍 经络不通而痛,如乳腺增生、痛经等,风寒湿痹侵入人体阻碍经络不通 而痛,如风湿、类风湿、偏头痛等,外伤劳损职业病导致局部经络受损 不通而痛,如颈椎病、腰肌劳损、肩肘炎等,以上诸病皆由气、血、经 络不通而导致痛,为此用药应以活血、行气、通络、祛邪为主,,从而达 到以通止痛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止痛方法很多,有西药、膏药、中成药、理疗、针灸、 推拿、手术等,其中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患者很难接受;西药止痛 快,副作用大;中成药、理疗、针灸、推拿疗效缓慢,均只能缓解止痛, 不能根治。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外用 止痛的中药,该中药见效快,使用方便,无痛苦,愈后不易复发,无副作 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用止痛的 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制成的:
红花5-15 元胡5-15 川芎5-15 海桐皮5-15
千年健5-15 威灵仙5-15 红藤15-30 乳香5-15
没药5-15 川乌2-5 草乌2-5 莪术5-10
三棱5-10 防风5-10 花椒2-5 羌活5-10
忍冬藤10-20 土茯苓15-30 仙鹤草15-30 五灵脂5-15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按比例称取后,放入药锅中,加水浸泡后,采用 常规方法煎煮,将所得的煎液,分装即可。
本发明所采用的红花、元胡、川芎具有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海 桐皮、千年健、威灵仙具有祛风湿止痛的功效;红藤、乳香、没药具 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花椒、川乌、草乌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 三棱、莪术具有软坚散结止痛的功效;防风、羌活具有祛风解表止痛 的功效;忍冬藤、土茯苓具有消肿利关节的功效;仙鹤草、五灵脂具有 收敛止血的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这些中药,配方独特,合理,具有活血 通络止痛、祛风湿止痛、消肿止痛、散寒止痛、散结止痛、解表止痛、 消肿利关节等功效。经临床558名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 99%,本发明不仅能达到止痛的目的,而且能治病除病,在止痛的同时病 患也消失了,使患者可在1次见效,疼痛减轻,急性病3-7天左右止痛并 康复,慢性病7-15天左右止痛,1-2个月左右康复,愈后不易复发,无副作 用。
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
1、曹大勇,男,48岁,烟台市福山区东北关人,患肩周炎3年,经常反 复右肩部疼痛,夜间痛甚不能入睡,其上肢不能劳动,不能上举后伸,曾 用局部注射、理疗、针灸、推拿、西药等各种方法治疗,但均只能当 时缓解,过后又复发,复发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睡眠,其非常痛苦,2004 年10月17日来我处用本发明的中药进行治疗,1次见效,肩周疼痛减 轻,夜间可以入睡,7天疼痛基本消失,上举后伸时有疼痛感,15天止痛, 肩臂活动时均无疼痛感觉,巩固治疗5天停药,共20天痊愈,至今无复 发,无副作用发生。
2、李德宏,男,50岁,烟台市福山区西北关村人,患腰肌劳损7年, 不能劳动、弯腰,阴雨天加重,曾用膏药、理疗、针灸、推拿等方法治 疗,均当时缓解,过后又加重,2004年10月18日来我处用本发明的中药 进行治疗,1次见效,疼痛减轻,腰部有轻松的感觉,7天腰部疼痛基本消 失,弯腰、劳动时疼痛感减轻,15天腰部活动自如,弯腰、劳动均无疼痛 感觉,巩固治疗5天停药,共20天痊愈,至今无复发,无副作用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爱英,未经李爱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0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