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6685.7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3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芳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1/00;F21V19/00;F21V23/06;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36江苏省太仓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照明 装置 | ||
1、一种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该基座内部至少具有一个空腔,所述基座的材质为铝,并且该铝质基座的内、外表面层具有致密的氧化铝层,所述的氧化铝层的厚度大于等于20微米;
LED单元,该LED单元包括至少一个LED光源,所述基座的外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安装所述的LED光源的区域,所述的基座在位于该区域处设置有用于接线的铜导电层,所述的LED光源上的正、负电极分别电连接至相应的铜导电层上,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与所述的氧化铝层相导热连接;
电源电路板,该电源电路板用于将外界电源与所述的LED光源相电连接,所述的电源电路板被封闭在所述的基座内部的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照明装置上还设有灯罩,所述的灯罩与所述的基座的外表面相密封连接,并将所述的LED光源封闭在所述的灯罩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呈截顶圆锥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呈长方体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组散热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的外表面上在位于与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相导热连接的区域还设有铜导热层,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通过锡焊方式与所述的铜导热层相导热连接,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在与所述的铜导热层焊接时形成锡焊层,该锡焊层的两个表面分别与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和所述的铜导热层相直接贴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面积小于所述的锡焊层的面积,所述的锡焊层的面积小于与之相导热连接的所述的铜导热层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导电层和铜导热层均是利用PVD方式或印刷方式形成在所述的基座的外表面上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光源上的正、负电极通过锡焊方式电连接至相应的铜导电层上。
10、一种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该基座内部至少具有一个空腔,所述基座的材质为铝,并且该铝质基座的内、外表面层分别涂覆有致密的绝缘层,该绝缘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5mm;
LED单元,该LED单元包括至少一个LED光源,所述基座的外表面上具有一个用于安装所述的LED光源的区域,所述的基座在位于该区域处设置有用于接线的铜导电层,所述的LED光源上的正、负电极分别电连接至相应的铜导电层上,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与所述的绝缘层相导热连接;
电源电路板,该电源电路板用于将外界电源与所述的LED光源相电连接,所述的电源电路板被封闭在所述的基座内部的空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照明装置上还设有灯罩,所述的灯罩与所述的基座的外表面相密封连接,并将所述的LED光源封闭在所述的灯罩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呈截顶圆锥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呈长方体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或12或13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组散热翅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的外表面上在位于与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相导热连接的区域设有铜导热层,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通过锡焊方式与所述的铜导热层相导热连接,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在与所述的铜导热层焊接时形成锡焊层,该锡焊层的两个表面分别与所述的LED光源底部的导热部分和所述的铜导热层相直接贴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芳,未经陈桂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6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
- 下一篇:一种地下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