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对木材或竹材通透染色的染色液及其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6596.2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9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斌 |
主分类号: | B27K5/02 | 分类号: | B27K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竹材 通透 染色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木材或竹材的染色液及其染色方法,特别是一种能对木材或竹材通透染色的染色液及其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用科学的方法生产出金属及塑胶等产品五彩缤纷、美观异常,竹材、木材产品的表面也因为在表层进行加色喷漆、涂漆及套色印刷而显得色彩纷呈,但由于现有的竹材、木材染色都只停留在表面处理,没能深度渗入、渗透,所以大多数竹材、木材的染色产品都表现出假色、色浅、易掉色、易变色、易磨损露出底色的缺陷。市场需要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染色木材或竹材的染色液及其染色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木材或竹材通透染色的染色液及其染色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对竹木材通透染色的染色液,所述的染色液是由根据颜色深度需要的传统木材或竹材酸性染料,和由乙醇及水组成的助剂混合而成;所述助剂中乙醇的重量组份占所述助剂重量份的20%--60%,其余为水。
采用上述的一种能对木材或竹材通透染色的染色液的染色方法,其染色工艺步骤为:
[1]将原木材或原竹材锯断成所需长度的段木或段竹;
[2]段木可去皮也可带皮,段竹可去面青、底黄,也可保留面青或底黄;将需要去皮的段木去皮,将段竹剖开后,对需要去面青或底黄的段竹用去青、黄机去除竹青、竹黄;
[3]根据需要的颜色备好木材或竹材酸性染料;
[4]根据木材或竹材规格的需要,备好有密封盖能防挥发的漂染柜,或可加温并能得到乙醇蒸馏液的专用漂染柜;
[5]备好由乙醇和水混合而成的助剂,助剂中乙醇的重量组份占所述助剂重量份的25%--60%,其余为水;木材或竹材的湿度越大,乙醇的浓度越高;
[6]根据颜色深度需要,在步骤5所述的助剂中加入步骤3所述的酸性染料,制成所需的漂染液;
[7]将木材或竹材装入漂染柜中;
[8]在漂染柜中注入步骤6所述的漂染液,漂染液的量以能盖过所漂木材或竹材,并能多于满足木材或竹材完全吸收至饱和状态所需的量;随后盖上密 封盖进行漂染;
[9]漂染通常采用冷漂,为加快速度可适当加温,但温度必须低于乙醇的安全燃爆点;
[10]经过1-300小时的漂染后,将木材或竹材取出,并用清水进行冲洗,将冲洗后的木材或竹材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低于15%,即制得完全染透的彩色木材或竹材;
[11]或在可加温并能得到乙醇蒸馏液的专用漂染柜进行1-300小时的漂染后,漂染柜中加温至低于乙醇的安全燃爆点,采用蒸馏法将木材或竹材中留存的乙醇蒸发出来,冷凝成液体乙醇以回收利用;在木材或竹材中所吸收的乙醇大量释放后,将木材或竹材取出,并用清水进行冲洗;将冲洗后的木材或竹材晾干或烘干至含水率低于15%,即制得完全染透的有色木材或竹材。
所述的传统木材或竹材染料优选木材酸性染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染色液及其染色方法能对木材或竹材进行通透染色,即不仅木材或竹材的表面被染色,而且颜色能渗透到木材或竹材的中心深部。本发明的染色产品不会出现传统的表层进行加色喷漆、涂漆及套色印刷的假色、色浅、易掉色、易变色、易磨损露出底色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能对木材或竹材通透染色的染色液,是由根据颜色深度需要的传统木材或竹材酸性染料,和由乙醇及水组成的助剂混合而成;所述助剂中乙醇的重量组份占所述助剂重量份的50%,其余为水。
实施例2:一种能对木材通透染色的方法,其染色工艺步骤为:
[1]将原木材锯断成长度30cm的段木;
[2]将段木去皮,制得0.5cm厚的段木;
[3]根据需要备好棕色的木材酸性染料;
[4]备好可加温并能得到乙醇蒸馏液的专用漂染柜;
[5]备好由乙醇和水混合而成的助剂,根据木材的湿度为60%,选择助剂中乙醇的重量组份占所述助剂重量份的60%,其余为水;
[6]根据颜色深度需要,在步骤5所述的助剂中加入步骤3所述的酸性染料,制成所需的漂染液;
[7]将木材装入中步骤4所述的专用漂染柜中;
[8]在漂染柜中注入步骤5所述的漂染液,漂染液的量以能盖过所漂木材,并能多于满足木材完全吸收至饱和状态所需的量;随后盖上密封盖进行漂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斌,未经赵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电子地图装置
- 下一篇: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仿真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