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箱梁箱内张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6533.7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5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鲁军明;彭建萍;谢季军;李述宝;黄元群;郑双祥;代晓东;李兰祖;刘合茂;莫洪柳;陈爱军;叶绍其;赵则锋;王晓敏;韩井东;李德彪;李燕青;杜中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文 |
地址: | 332000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梁箱内张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桥施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箱梁箱内张拉千斤顶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将开工新建多座跨海跨江大桥。箱梁箱内张拉现在常用的施工方法是用型钢在箱内搭设一个类似脚手架的张拉千斤顶安装平台,在平台上安装和定位千斤顶。用这种方法对箱梁箱内预应力束张拉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搭设操作平台需要较多的型钢和人工。2、预制节段多时箱梁内的张拉施工周期长。3、对多变的箱内施工环境适应能力差。4、张拉用千斤顶重量一般约400-1000Kg,重量较大,操作中不易自由控制高度和对位,安装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张拉千斤顶的安装对位作业、在多种截面箱梁箱内张拉时适应能力强、施工简捷、作业效率高的箱梁箱内张拉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主体结构系统和走行系统,主体结构系统是由平面桁架和竖直桁架构成的“L”型钢结构,在平面桁架的中后端固定有横梁,在横梁上设置平衡重物,竖直桁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竖向滑杆构成,由前移动轮和后移动轮组成的走行系统布置在平面桁架的底部。特征是还包括升降系统及承重系统,其中升降系统由液压油缸、链条、滑轮和提升框组成,液压油缸固定安装在平面桁架上,且在竖直桁架的两根竖向滑杆之间,提升框为一方形整体结构,通过上轴承和下轴承卡位套装在两根竖向滑杆的滑槽内并能顺着两根竖向滑杆上下滑动,链条安装于液压油缸和提升框之间,两根链条的上端均固定在竖直桁架的连接两根竖向滑杆的中横梁上,在液压油缸的活塞顶端安装有水平的上横梁,在上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起导向作用的两个滑轮,两根链条的下端分别绕过两个滑轮后通过链条固定螺栓均与提升框的底横梁连接;承重系统由承重叉和千斤顶托架构成,承重叉为两套,分别由水平托板、竖向挂板和加劲斜撑构成,水平托板、竖向挂板和加劲斜撑连为一体,且加劲斜撑固定在相互垂直的水平托板和竖向挂板的接合部,竖向挂板的上下端分别套装在提升框的顶横梁和底横梁上,千斤顶托架由承重台、水平转动制动器和“冂”形支腿组成,承重台与水平转动制动器上下相连,张拉用油压千斤顶安放在承重台顶部的弧形卡槽上,“冂”形支腿卡在承重叉的水平托板上,水平转动制动器设置在“冂”形支腿的顶部和承重台之间。
在竖直桁架的两根竖向滑杆的顶部安装有防止升降系统冒顶的限位横梁。
在两个前移动轮之间安装有方向控制器,且在两个前移动轮和两个后移动轮的轮轴与平面桁架接触处均固定有加劲底撑。
千斤顶与平衡重物的质量比为1∶0.65~0.85。
在主体结构系统的平面桁架和竖直桁架之间固定有加劲钢板,平面桁架为槽钢,竖直桁架的竖向滑杆为工字钢,且槽钢、工字钢的板厚不低于8mm。
承重叉的水平托板和竖向挂板为槽钢,加劲斜撑和加劲底撑均为钢板,千斤顶托架由角钢和钢板焊接形成,槽钢、工字钢、角钢和钢板的板厚不低于8mm。
两套承重叉的间距可以调节。
本发明由主体结构系统、走行系统、升降系统和承重系统构成,主要原理是采用液压油缸来升降张拉用油压千斤顶,由于液压油缸的伸长量可精确控制,因而有利于张拉用油压千斤顶的安装对位作业并保证施工安全;它还采用精确对位系统(承重系统中的角度调节千斤顶和水平转动制动器)以及走行系统中的方向控制器来实现张拉用油压千斤顶的竖直角度调节、水平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张拉用油压千斤顶的全方位定位。液压油缸的活塞上升时,安装在液压油缸的活塞顶端的上横梁也就向上运动,由于中横梁固定不动,链条于是就拉动提升框上升,反之下降,即活塞伸缩牵引链条并带动提升框上下滑动,活塞的顶端可以升至限位横梁。水平转动制动器的转动和制动是用一个椭圆销子实现控制的,方向控制器的方向则是用一个连接于前移动轮上的杠杆来实现的。主体结构系统的平面桁架为槽钢,竖直桁架的竖向滑杆为工字钢,承重叉的水平托板和竖向挂板为槽钢,加劲斜撑和加劲底撑均为钢板,千斤顶托架由角钢和钢板焊接形成,这些钢材的板厚均不低于8mm,能满足承重要求。本发明在多种截面箱梁箱内张拉时适应能力强、施工简捷、作业效率高,最大起重量2T,最大起升高度1.9m(作业面距千斤顶中心),稳定性高,不仅能适应直腹板箱梁的箱内张拉,还能用于变截面斜腹板箱梁的箱内张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千斤顶提升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提升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