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0672.9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今井敏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00;B66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免震构造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梯直接设置在建筑物中。因此,在产生地震时,会与建筑物 一起大幅度地摆动,会产生例如轿厢、配重碰撞到导轨或者曳引绳、钢缆 缠绕起来等事故。
相对于这样的问题,近年来开发出具有免震构造的电梯,例如有日本 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290597号公报(下面,称作专利文献1)。
在这种电梯中,即使产生地震,电梯本身也不会大幅度地摆动,所以 难以产生上述那样的事故,对设备的影响也较小。
在这里,在产生地震时,一般的情况是:使电梯的轿厢暂时停在最接 近楼层,然后在通过检查运行确认为安全后,进行自动恢复的操作。但是, 以往不管有没有免震构造,都应用同样的自动恢复操作。因此,即使对于 具有免震构造、由摆动引起的事故较少的电梯,也需要在每1楼层缓慢进 行检查运行的动作,具有直到恢复为止需要很多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 考虑了电梯的免震构造的自动恢复的操作而使直到恢复为止的时间缩短化 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检测地震的地震检测 装置;在由该地震检测装置检测出地震时、判断该电梯有无免震构造的免 震判断装置;和在由该免震判断装置判断为具有免震构造时和判断为没有 免震构造时对自动恢复的操作进行切换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产生地震时,在电梯具有免震构造时,执行考虑了该 免震构造的自动恢复的操作。由此,能够使直到恢复为止的时间缩短化而 提早再开始运行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免震构造的电梯的结 构的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地震产生时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并列设置有多台电梯的电梯 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管理上述多台电梯的管理表的一例的图。
符号说明
11:建筑物 12:自立铁塔
13:电梯 14:控制盘
15:曳引机 16:曳引绳
17:轿厢 18:配重
19a、19b:导轨 20a、20b:免震装置
21:地震感知器 22:旋转传感器
23:张力传感器 24:管理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免震构造的电梯的结 构的图。在图1中,表示了在与建筑物11独立的自立铁塔12上设置有电 梯13的例子。
电梯13具备控制盘14、曳引机15、曳引绳16、轿厢17和配重18等。 控制盘14由通用的计算机构成,作为根据预定的程序对电梯13进行运行 控制的控制装置而使用。该控制盘14与曳引机15一起被设置于自立铁塔 12的上部。
在曳引机15上,经由曳引绳16悬挂有轿厢17和配重18。轿厢17和 配重18由直立设置在自立铁塔12内的一对导轨19a、19b支撑,伴随着曳 引机15的旋转驱动,经由曳引绳16吊桶式地升降动作。
在自立铁塔12的最下部与建筑物11之间,设置有由例如橡胶或弹簧 等构成的免震装置20a、20b。由该免震装置20a、20b吸收地震的摆动, 防止设置在自立铁塔12上的电梯13的摆动。
另外,在建筑物11的预定的场所,设有用于检测地震的纵波(P波) 和主震(S波)的地震感知器21。该地震感知器21被连接在控制盘14上, 在地震产生时将纵波(P波)和主震(S波)的检测信号输出给控制盘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0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