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门装置的空气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25366.6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G·W·克拉詹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30 | 分类号: | E05C17/30;B60J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武;廖凌玲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装置 空气 弹簧 | ||
1.一种用于支撑车辆上的车辆门装置的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包括:
杆,所述杆包括中空壳体,所述壳体围绕纵轴线对中,具有内部杆直径,且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壳体包括从第二端向第一端轴向延伸且限定至少一个挠性臂的至少一个管槽,至少一个杆凸轮延伸部分从第二端延伸且包括径向向内延伸的杆峰顶,所述杆峰顶限定小于内部杆直径的杆峰顶直径;和
管,所述管具有围绕纵轴线对中的外部管直径、第一端和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壳体中的相对的第二端、和从管的第二端延伸的管凸轮延伸部分,所述管凸轮延伸部分具有相对于纵轴线以第一角度延伸的延伸管凸轮表面、缩回管凸轮表面、和位于延伸管凸轮表面和缩回管凸轮表面之间的管峰顶,所述缩回管凸轮表面靠近延伸管凸轮表面且比延伸管凸轮表面离管第一端更远,并相对于纵轴线以第二角度延伸,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管峰顶具有小于内部杆直径且大于杆峰顶直径的管峰顶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杆凸轮延伸部分包括相对于纵轴线以第三角度延伸的延伸杆凸轮表面、缩回杆凸轮表面,所述缩回杆凸轮表面靠近延伸杆凸轮表面且比延伸杆凸轮表面离壳体第一端更远,并相对于纵轴线以第四角度延伸,第四角度大于第三角度,杆峰顶位于延伸杆凸轮表面和缩回杆凸轮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围绕壳体外表面延伸且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管槽的弹性体罩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围绕壳体外表面延伸且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管槽的弹性体罩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管槽为六个管槽,所述至少一个挠性臂为六个挠性臂,且所述至少一个杆凸轮延伸部分为六个杆凸轮延伸部分,所述杆凸轮延伸部分每个安装在六个挠性臂的相应一个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杆端部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从杆的第一端延伸且可枢转地安装到车辆结构和车辆门装置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包括管端部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从管的第一端延伸且可枢转地安装到车辆结构和车辆门装置之一。
8.一种用于支撑车辆上的车辆门装置的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包括:
杆,所述杆包括中空壳体,所述壳体围绕纵轴线对中,具有内部杆直径,且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所述壳体包括从第二端向第一端轴向延伸且限定至少一个挠性臂的至少一个管槽,至少一个杆凸轮延伸部分从第二端延伸且包括径向向内延伸的杆峰顶,所述杆峰顶限定杆峰顶直径,所述至少一个杆凸轮延伸部分包括相对于纵轴线以第一角度延伸的延伸杆凸轮表面、缩回杆凸轮表面、和位于延伸杆凸轮表面和缩回杆凸轮表面之间的杆峰顶,所述缩回杆凸轮表面靠近延伸杆凸轮表面且比延伸杆凸轮表面离壳体的第一端更远,并相对于纵轴线以第二角度延伸,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和
管,所述管具有围绕纵轴线对中的外部管直径、第一端和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壳体中的相对的第二端、和从管的第二端延伸的管凸轮延伸部分,所述管凸轮延伸部分包括管峰顶,管峰顶具有小于内部杆直径且大于杆峰顶直径的管峰顶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围绕壳体外表面延伸且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管槽的弹性体罩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罩套也围绕所述至少一个杆凸轮延伸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管槽为六个管槽,所述至少一个挠性臂为六个挠性臂,且所述至少一个杆凸轮延伸部分为六个杆凸轮延伸部分,所述杆凸轮延伸部分每个安装在六个挠性臂的相应一个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杆端部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从杆的第一端延伸且可枢转地安装到车辆结构和车辆门装置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包括管端部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从管的第一端延伸且可枢转地安装到车辆结构和车辆门装置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53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图像数据组中分割结构的方法以及图像处理单元
- 下一篇:DA转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