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凝吸引剥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20708.5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天松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A61B18/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1501浙江省桐庐县国家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电凝吸引剥离器,它主要适于人体的鼻窦手术中。
背景技术
在进行人体鼻窦手术时,需要将鼻骨与骨膜分离、出血需要吸出并电凝出血点,所以需要用电凝吸引剥离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50577、9、名称为“鼻窦电凝吸引器”的发明专利申请,它包括中空结构的手柄,并同时设置有吸引接头、电极、热塑管和吸引管,吸引接头与手柄通过螺纹连接,电极与手柄也通过螺纹连接,热塑管与手柄胶接,而吸引管与热塑管之间则通过套接固定,并在吸引管的一端焊接有开孔的电凝吸引头。这种结构的电凝吸引器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其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功能少,只有电凝和吸引两种功能,不能剥离,要剥离需用其它专用医疗器械,使用不够方便。而中国专利申请92108653、9、名称为“耳鼻喉科中空电凝器”,其同样存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功能少的缺陷,它不能在一个产品中同时实现电凝、吸引和剥离,而只能电凝和吸引,无法剥离,使用不方便。中国专利申请200420048447、8、名称为“鼻骨骨膜剥离器”的实用新型,它包括手柄和剥离头,手柄和剥离头为一体结构,剥离头上有一月牙形缺口;但该剥离器只能剥离,而不能电凝、吸引。同时,以上中国专利申请也不能进行简单的组合,达到能同时实现电凝、吸引和剥离的功能。至今为至,要同时实现电凝、吸引和剥离的专用医疗器械尚未被成功研发。尽管有人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结构,但最终还是发现结构不够合理,设计太复杂,成本高,实用性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靠,既能实现电凝、吸引,又能进行剥离的电凝吸引剥离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凝吸引剥离器包括中空结构的手柄,并同时设置有电极、中空结构的吸引接头、耐高温高压绝缘管和吸引管,吸引接头与手柄通过螺纹连接,电极与手柄也通过螺纹连接,耐高温高压绝缘管与手柄胶接,而吸引管与耐高温高压绝缘管之间则通过套接固定,且手柄位于吸引管和吸引接头之间,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吸引管一端设置有一个与吸引管连成一体的剥离头,该剥离头上开有直径为0.9--1.1mm的附助吸引孔,且该剥离头的端面与吸引管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5°-40°。由此使得本发明能同时在一个产品上进行电凝、吸引和剥离。
本发明所述的剥离头的前部上翘,该上翘曲面的投影线与剥离头端面的夹角为25°-35°。由此使得本发明的手术能更方便地进行。
本发明所述的吸引孔有两个。由此使得本发明当一个附助吸引孔堵塞时,另一个附助吸引孔还能工作,又不影响剥离头的抗弯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剥离头一端到耐高温高压绝缘管一端的距离为9--11mm。由此使得本发明能更方便地电凝和剥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紧凑;既能实现电凝、吸引,又能同时进行剥离,且使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剖视图(主视)。
图2为图1中剥离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以鼻窦手术为例。本发明主要由手柄1、电极2、吸引接头3、耐高温高压绝缘管4和吸引管5组成;其中:手柄1、吸引接头3、耐高温高压绝缘管4和吸引管5均为中空结构。吸引接头3与手柄1通过螺纹连接,电极2与手柄1也通过螺纹连接;耐高温高压绝缘管4与手柄1胶接,而吸引管5与耐高温高压绝缘管4之间则通过套接固定,且手柄1位于吸引管5和吸引接头3之间,即手柄1的两端分别与吸引管5和吸引接头3固定。其中:使用耐高温高压绝缘管4是为了能方便地高温消毒;手柄1位于吸引管5和吸引接头3之间是为了方便手术。
本发明的吸引管5一端设置有一个与吸引管5连成一体的剥离头6,该剥离头6上可开有两个0.9--1.1mm直径的附助吸引孔7;在本实施例中,该两个附助吸引孔7的直径均为1mm;这是因为附助吸引孔7的直径若小于0.9mm,就容易在手术中出现堵塞,但大于1.1mm会影响剥离头6的抗弯强度;所以两个附助吸引孔7的直径均为1mm为最佳实施例;这也使得本发明当一个附助吸引孔7堵塞时,另一个附助吸引孔7还能进行吸引。同时,该剥离头6的端面6-1与吸引管5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5°-40°;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α为38°,以方便手术的进行,并使剥离和吸引的效果更好。从而使得本发明能同时在一个产品上进行电凝、吸引和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天松,未经徐天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0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成形机
- 下一篇:带有内置式个人计算机的机场行李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