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着舰光电导引仿真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18122.5 | 申请日: | 2008-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仇海涛;王丹;徐烨烽;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贾玉忠;卢纪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导引 仿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着舰光电导引仿真系统,适用于模拟飞机在舰船甲板跑道上降落的工程实现。
背景技术
飞机在舰船上降落比在地面着陆有其特定的技术难度,着舰过程中飞机必须保持4°左右的理想下滑角,且必须在甲板指定区域停降。传统菲涅耳灯箱导引方式为可见光导引,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无法提供精确的着舰信息。当处于较高等级海情时,飞行员无法观测到导引的菲涅耳灯箱信息,不具备全天候导引能力。此外,舰体的纵摇和沉浮垂直高度1.25米以上的变化会导致对应着舰点的前后移动超过18米,这会导致降落失败造成复飞甚至酿成事故。传统的导引方式无法提供舰船垂直方向精确的变化,也不能对舰船的运动以及着舰点的变化作出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传统导引方式处于较高等级海情时,飞行员无法看清导引信号,当舰体的纵摇和沉浮比较大时,无法在甲板指定区域停,导致降落失败造成复飞甚至酿成事故,提供一种精度高、全天候、成本低的着舰光电导引仿真系统,用于预测舰船运动规律及着舰点位置,实现自主着舰。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着舰光电导引仿真系统,由控制计算机、惯性导航系统、带有红外摄像机的红外探测陀螺稳定系统、红外合作目标、直线运动单元、电机、运动控制器、地面控制站组成。5个红外合作目标置于直线运动单元滑块上,运动控制器控制直线运动单元运动从而带动红外合作目标上下运动,模拟舰船甲板跑道因海浪作用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即5个红外合作目标生成一个模拟甲板跑道;红外探测陀螺稳定系统实现探测和光轴稳定功能,红外探测陀螺稳定系统一方面探测到模拟甲板跑道图像后,送至地面控制站,地面站控制站控制人员根据图像识别、锁定模拟甲板跑道图像,另一方面对5个模拟甲板跑道图像进行处理后,将需要的图像信息传送到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根据光电导引算法估计出舰船的运动规律和着舰点位置。
本发明的原理是:用地面车和红外探测陀螺稳定系统模拟着舰时的舰载机,用五个红外合作目标模拟着舰时的甲板跑道。利用控制计算机中的光电导引算法,根据红外探测陀螺稳定系统提供的5个红外合作目标所形成的模拟跑道的图像信息,估计舰船的运动规律、着舰点等参数,用于舰载机的自主着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传统导引方式对气候条件依赖大,精度低的缺点,构建了一种精度高、全天候、成本低的着舰光电导引仿真系统,它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采用5个红外合作目标及直线运动单元、电机、减速器模拟舰船跑道,结构大大简化,成本大大降低;
(2)本发明采用红外图像系统和红外合作目标,不受各种恶劣气象条件影响,红外成像目标清晰,全天候能力强;
(3)本发明通过装有红外探测陀螺稳定系统的地面车模拟飞机,5个合作目标模拟舰船甲板跑道的仿真形式,不需要通过实际的飞行试验方式,费用、难度大大降低;
(4)本发明采用光电导引算法,能够精确的预测出舰船的运动规律、着舰点等参数,可以辅助舰载机的自主着舰,仿真精度高,且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红外探测陀螺稳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光电导引算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地面控制站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8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阻涂布和显影设备
- 下一篇: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