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9942.8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金罗恩;金成珉;金东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1/00 | 分类号: | D06F31/00;D06F21/00;D06F17/06;D06F37/20;D06F37/26;D06F39/1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小军;张向琨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 ||
本申请要求2007年12月3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第10-2007-0124526号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在此合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洗涤和/或干燥衣物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公知的。然而,现有的洗衣机还存在很多缺点。
洗衣机是一种能够洗涤衣物的家用电气设备,干燥机(烘干机)是一种能够干燥衣物的家用电气干燥设备。近年来,已经广泛使用结合洗衣机和干燥机的功能的家用电气设备。在下文中,为便于说明,将洗衣机、干燥机以及结合洗衣机和干燥机的功能的家用电气设备统称为洗衣机。
洗衣机一般可以根据放入衣物的位置而分为上开门(top loading)型和前开门(front loading)型。而且,洗衣机还可以分为竖直轴型和水平轴型,在竖直轴型洗衣机中,滚筒(drum)或波轮(pulsator)围绕竖直轴转动,在水平轴型洗衣机中,滚筒围绕水平轴转动。
传统的洗衣机一般直接安装在地板上或地面上,且前开门型洗衣机的入口比较低,从而不便于用户将衣物放入洗衣机中和从洗衣机中取出衣物。因此,要求升高洗衣机的入口的高度。
一般情况下,每个家庭拥有一台洗衣机。因此,为了洗涤不同类型的衣物,要使用或开动洗衣机若干次。例如,衣物可能分为成人衣物以及内衣和儿童衣物,为了洗涤后两者和前者,需要使用两次洗衣机。因此,需要花费很多的洗涤时间且消耗很多的能量。
还有,考虑到节约能量,当洗涤少量衣物时,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大型洗衣机不是优选的。大型洗衣机中设置的洗涤过程一般消耗大量的水。而且,转动大型滚筒或波轮消耗大量的电力。
还有,由于洗涤过程预期的衣物量较大,所以洗涤时间相对较长。此外,大型洗衣机设置有洗涤过程,预期的主要是一般衣物,所以可能不适合洗涤诸如内衣或幼儿衣物等精细的衣物。
即使在经常洗涤少量衣物的情况下,大型洗衣机也是不合适的。消费者为了洗涤适当大的装载量的衣物而将衣物收集若干天或更长时间。
考虑到卫生方面的因素,将内衣、儿童衣物以及类似物件长时间放置是无益的。如果这样的衣物长时间放置,污垢将粘附在衣物上,导致污垢不能彻底清除的问题。
因此,提供比传统的大型洗衣机的容量小得多的小型洗衣机的必要性增大。然而,尽管是小型的,但考虑到空间利用情况,在一个家庭里设置两台洗衣机不是优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用于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机壳;第一洗涤桶,其设置在该机壳内,用于容纳衣物;抽屉式的壳体,其定位在该机壳下方;第二洗涤桶,其设置在该壳体内,用于容纳衣物;以及至少一个支撑装置,其在该壳体下方支撑该第二洗涤桶,阻止由于该第二洗涤桶的重量而导致的该第二洗涤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并限制该第二洗涤桶在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和位移。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在第一支撑托架和第二支撑托架之间延伸。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洗衣机还包括箱体,其中该壳体安装在该箱体中,以便将该壳体插入该箱体中及从该箱体中抽出。
优选地,该第一支撑托架与该第二洗涤桶一体地移动,该第二支撑托架与该壳体一体地移动,并且刚性的该支撑构件不可拆卸地连接到该第一支撑托架及该第二支撑托架。
优选地,该支撑构件包括基本上为刚性的本体。
优选地,该支撑构件响应于该第二洗涤桶的重量而施加张力。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装置由于产生在该支撑构件与该第一支撑托架和该第二支撑托架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而减小振动。
优选地,该摩擦力产生在该支撑构件连接到该第一支撑托架和该第二支撑托架的部分处。
优选地,该支撑构件包括基本上为刚性的本体,且该支撑构件连接为当该第二洗涤桶振动时该支撑构件能够在该第一支撑托架和该第二支撑托架之间在预定角度内转动。
优选地,该支撑构件配置为当该第二洗涤桶不振动时使该第二洗涤桶返回至其初始位置。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洗衣机还包括:第一托架,其与该第二洗涤桶一体地振动,并形成有第一孔,该支撑构件的一侧的端部穿过该第一孔;以及第二托架,其与该壳体一体地移动,并形成有第二孔,该支撑构件的另一侧的端部穿过该第二孔。
优选地,该支撑构件的上端部穿过该第二孔,且该支撑构件的下端部穿过该第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99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