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聚除雾除尘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7406.4 | 申请日: | 200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4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少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天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聚 除尘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气液、气固分离领域,广泛应用于化工过程回收或分离流动气相中夹带的雾沫成分以及环保的除尘等。
背景技术
化工过程的蒸发、蒸馏、吸收等操作均存在着流动气相中夹带液相雾沫成分的现象,环保领域的除尘则属于流动气相中夹带细小颗粒。这种夹带现象在有的情况下,如蒸馏过程,会降低操作的效率;有的情况会造成雾沫有效成分的损失,如蒸发过程,雾沫有效成分会随着蒸汽的冷凝排除而流失;有的情况下,如三氧化硫的吸收,则会存在着硫酸随着气相一起排出大气而造成环境污染等。
通常的捕雾方法是使夹带雾沫的流动气相流经具有雾沫分离作用的捕雾器。工业上使用的捕雾器包括:惯性捕雾装置、离心捕雾装置、旋流板捕雾装置、波纹板捕雾装置、填料捕雾装置、丝网捕雾装置等。这些捕雾装置的原理或是利用气(汽)液相惯性的差异,或是利用固体壁面对液相的附着进行分离。
现有捕雾装置的缺点在于,当雾沫较细时这些捕雾装置的捕捉效率就会降低,同时,当气体速度波动变大时,气相的二次带出会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捕雾装置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提出一种强化的捕雾、除尘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使夹带雾沫及粉尘的流动气相流经的通道中,用能凝聚雾沫或粉尘的液体进行雾化,使夹带雾沫及粉尘的流动气相与雾化液体充分接触,达到凝聚雾沫或粉尘的目的,然后使流体通过一个旋流装置进行气液或气固分离。
本发明专利的原理是,利用溶剂雾沫与原夹带雾沫碰撞时可以凝聚细小雾沫,提高雾沫的粒径,然后通过离心力场来强化气液或气固的分离,从而提高捕雾装置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专利实施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专利实施例所采用的旋流装置结构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专利实施例所采用的旋流装置结构图的剖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为制糖生产过程砂糖结晶罐的汁汽管道捕雾器。如附图1所示,夹带雾沫的汁汽经由进气管(1)进入捕雾筒(5)。在进气管(1)内,用高压水经由液体管道(2)及雾化喷嘴(3)进行雾化,在进气管(1)与捕雾筒(5)连接处安装旋流装置(4),喷雾后的雾汽混合物经由旋流装置(4)进入捕雾筒(5),捕获的糖汁经由回收管(7)离开捕雾筒(5),捕汁后的汁汽经由出气管(6)离开捕雾筒(5)进入真空冷凝系统。
旋流装置(4)的结构如附图2和图3所示,旋流导板(9)安装于捕雾筒上盖板(8)和封底板(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天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宁天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7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负式喷雾器的唧筒上口处防漏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原油电脱水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