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廓线雷达非相参无线电干扰抑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2506.8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卜祥元;王勇;王爱华;安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G01S13/95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利萍;李爱英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廓线 雷达 非相参 无线电 干扰 抑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无线电干扰抑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风廓线雷达非相参无线电干扰抑制方法,属于信号处理和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风廓线雷达是对大气风向风速随高度分布连续观测的一种全天候型的Doppler遥感设备,其通过检测大气湍流反射的微弱信号来实现测风的目的。该技术的研究始于美国20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测风实时性和精度,是中小尺度大气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风廓线雷达越来越受到各国气象、环保、军事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我国载人航天、“十一五”灾害天气国家监测网及国防建设等领域也即将开展相关的应用及技术研究。风廓线雷达的工作频段受所需高度覆盖范围和分辨率的影响,按照国际电信联盟划分确定在3个频段:50MHz、400MHz和1000MHz附近。由于与广播通信等设备的工作频段比较接近,加之风廓线雷达回波信号功率较弱(甚至小于-140dBm),所以容易受到无线电波的干扰。目前风廓线雷达主要采用经典的信号处理技术,例如脉冲压缩编码、去直流、谱积累、谱对消等,虽然对有源干扰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信干比改善不大,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廓线雷达非相参无线电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风廓线雷达实际应用的非相参无线电干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
因为,风廓线雷达系统在探测时通常在一个探测周期内要发送的脉冲数目高达数十万个,基于此工作特点本发明提出全相参脉间脉内联合伪随机编码抑制非相参无线电波干扰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在风廓线雷达发射端,同步产生脉间、脉内两种伪随机码序列;其中脉间伪随机序列采用M序列,序列长度根据实际工作参数选择,假设其码长为L,脉内编码序列采用巴克码,假设其码长为P,
设脉间伪随机编码的码本为R:
R=[R1 R2 … Ri … RL]T (1)
式中Ri为M序列伪随机码码元,i=1,2…L,T表示矩阵转置;
脉内编码码本为巴克码,其位数为P,
BK=[bk(1) bk(2) … bk(i) … bk(P)]T (2)
式中码元为bk(i),i=1,2…P,T表示矩阵转置;
步骤二:在风廓线雷达发射端,上述公式(1)和公式(2)码本序列经脉间脉内联合编码序列为:
式中RBi为编码后第i个脉冲内的码本信号,i=1,2…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压缩CO2气体源的容器
- 下一篇:用于饮料龙头的光纤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