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稳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9458.1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卢凯;伊藤弘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乃泓 |
地址: | 日本国東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压器,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降(Low Drop-out)稳压器。
背景技术
几乎所有的电子电路都需要一个维持在特定容差范围内的稳定的电压源,向特定部 件供电以确保其正常运行。该稳定电压由稳压器提供。
常见的稳压器主要包括:差分放大级,驱动级(例如以P-FET、PNP作为驱动管) 和用于将输出电压以一定比例反馈给差分放大级的反馈电路。在现有稳压器技术中,为 了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通常在差分放大级和驱动级之间加入跟随级,使得差分放大 级引入的极点向高频方向移动从而改善相位裕度。但是加入跟随级后会引入新的极点, 其对相位裕度改善产生负面影响。于是,可在上述结构中加入密勒RC补偿装置进行相 位裕度改善,但是这样做,往往由于电容的影响而导致稳压器具有瞬态响应较差的缺点。
因此,希望寻求一种相位裕度改善效果好,同时具有较为出色的瞬态响应的稳压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稳压器,其用于将输入电压调整为稳定的输出电压,包括: 跟随级;和接受来自所述跟随级输出并对负载输出稳定电压的驱动级;在所述跟随级和 所述驱动级之间连接有随所述负载的负载电流增大而增大相位裕度的相位裕度动态补 偿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模式工作设备,其包括低功耗稳压器和高功耗稳压器, 所述双模式工作设备可在低功耗稳压器工作的低功耗模式和高功耗稳压器工作的高功 耗模式之间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稳压器上述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稳压器。
本发明在使用增加跟随级进行相位补偿的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一相位裕度动态补偿 装置作为跟随级的负载,该相位裕度动态补偿装置随着负载的负载电流增大而改善相位 裕度。从而可在获得出色的相位改善效果的同时,消除使用密勒RC补偿方法中的密勒 电容所带来的降低瞬态响应的负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跟随级进行相位补偿的稳压器的框图;
图2是实施本发明的稳压器的框图;
图3是显示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稳压器的系统整体的增益-频率曲线的示意图;
图4是实现本发明稳压器的一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图;
图5是表示稳压器系统整体的增益-频率曲线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跟随级的相位-频率曲线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在负载电流为5mA的条件下,未加入相位裕度动态补偿装置的稳压器 和加入相位裕度动态补偿装置的稳压器的系统整体的增益-相位-频率曲线的示意图;
图8是对比使用密勒RC相位补偿方法和使用本发明的相位补偿方法的系统对负载 电流瞬态响应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稳压器的一个应用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利用增加跟随级的方法进行相位补偿的稳压器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 相互级联的差分放大级10、跟随级20、驱动级30,以及从驱动级30的输出反馈到差 分放大级输入端的反馈电路40。稳压器通过调节输入电压,最后由驱动级30输出稳定 的输出电压。跟随级与差分放大级10级联,其用于对整个稳压器的系统相位裕度进行 改善。其中,如果驱动级30的输出电压可以略过反馈电路40直接反馈给差分放大级 10。
本发明的改进在于,在跟随级20之后加入相位裕度动态补偿装置50作为跟随级 20的负载,如图2所示。该相位裕度动态补偿装置50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和具体如何 对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善将在下面结合图4和图5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9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