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钓竿用竿体及钓竿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9223.2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1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细谷靖典;德田勇;山泽健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竿 用竿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呈筒状的钓竿用竿体、以及将多个钓竿用竿体连接起来的钓竿。
背景技术
钓竿用竿体呈筒状,一般地,对沿着轴向方向逐渐扩大外径的杆状心轴卷绕预浸渍材料而形成。该预浸渍材料是将对向着一个方向被拉齐了的炭素纤维等强化纤维浸渍热固性树脂等基质树脂而形成的预浸渍材料裁切成规定形状而得到的。
通过将这样的多张预浸渍材料多层地卷绕在芯轴上、或将一张预浸渍材料卷绕多层,从而形成筒状体,以卷绕在心轴上的状态进行烧结,烧结后将心轴脱芯,再裁切成规定长度,从而制造出竿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0235号公报(0016段、图1)
发明内容
上述结构的竿体,构成为沿着轴线方向其内外径稍微变大的筒状,并且,使用单一的炭素纤维组、单一的热固性树脂等来构成竿体。
对由单一炭素纤维组、单一热固性树脂等构成的从梢尖竿连结到尾竿的钓竿相对于变位(位移)的刚性变化特性进行观察,虽然直到竿体产生一定的变位、其刚性值以大致一定的变化率上升,但是能够推测到,在产生所述一定的变位的一定区域中,存在着刚性的变化量(变化率)相对于变位的变化量急剧增大的倾向。
在此,刚性定义为:纵弹性系数(E)×截面二次力矩(I)。
这样,在鱼咬了钩的情况下,当钓竿的变位达到上述一定区域时,钓鱼人抬起钓竿进行使鱼浮起的操作时,即使钓竿的抬起量很小,但由于刚性突然增加,因而需要应对这一刚性急剧增大的较大操作力,并且大的负载因此作用于咬钩的鱼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竿用竿体及钓竿,即使在鱼咬钩、产生一定的变位的情况下,对钓竿的操作容易、对鱼也不必施加强操作力、能够进行有趣味的垂钓。
(结构)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结构在于,以中间部分连结竿头侧部分和竿尾侧部分,并且,使所述中间部分的、在产生了一定的变位的状态下的刚性变化率比所述竿头侧部分的、在产生了所述一定的变位的状态下的刚性变化率和所述竿尾侧部分的、在产生了所述一定的变位的状态下的刚性变化率小,其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作用)
使所述中间部分的、在产生了一定的变位的状态下的刚性变化率比所述竿头侧部分的、在产生了所述一定的变位的状态下的刚性变化率和所述竿尾侧部分的、在产生了所述一定的变位的状态下的刚性变化率小。
这样,作为连接了竿头侧部分、中间部分、竿尾侧部分的钓竿用竿体、以及连结了其他竿体的钓竿的性质变为如下所述。即,该钓竿成为柔软性高的钓竿,中间部分的性质影响钓竿整体的性质,并原样地反映中间部分所具有的性质,即使在产生一定变位的一定区域内,刚性值也以大致一定的变化率上升。
这样,即使在鱼咬钩而在钓竿上产生一定变位的情况下,即使从该状态向钓竿稍微施力,钓竿也会通过其柔软性吸收该力并不太产生变位,不会对鱼作用强负荷。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钓竿中,在想从上述的作用了一定变位的状态对钓竿进行向上抬起操作而使鱼浮起来时,与例如现有结构中刚性急剧增大时即使稍微使其变位也需要大的操作力的结构不同,能够以小的操作力对钓竿进行抬起操作,给鱼造成的影响也能够抑制。
而且,本发明中,在鱼咬钩且产生的变位超过上述一定的变位的情况下,即使在钓鱼人施加小的力、或几乎不施加力的情况下,钓竿也能够发挥刚性变化小的自身的柔软性,慢慢地将梢尖侧抬起而使鱼浮起来。
由于只是梢尖竿慢慢抬起,所以被浮起的鱼不会受到大的负荷。
(效果)
这样,仅通过设法使中间部的刚性变化率小,就能够提供减轻对鱼施加的负荷且能够进行有趣味的垂钓的钓竿用竿体。
(结构)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结构在于,以第三预浸渍材料和第四预浸渍材料构成所述竿头侧部分和所述竿尾侧部分,其中,所述第三预浸渍材料是在被向着沿所述竿体的竿轴线的一个方向拉齐的强化纤维组中浸渍了基质树脂,所述第四预浸渍材料是将强化纤维向着与竿体的竿轴线X正交的圆周方向拉齐,并且,使第一预浸渍材料和第二预浸渍材料重叠而形成所述中间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预浸渍材料是在相对于所述竿体的竿轴线倾斜的状态下被向着一个方向拉齐的强化纤维组中浸渍了基质树脂,所述第二预浸渍材料是在以隔着所述竿体的竿轴线与所述第一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组对称的方式被向着一个方向拉齐的强化纤维中浸渍了基质树脂,其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9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