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棒牵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7572.0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罗锰;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罗锰 |
主分类号: | D01H5/22 | 分类号: | D01H5/22;D01H5/44;D01H5/50;D01H5/86;D01H5/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70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牵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特别涉及细纱机上的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细纱机牵伸装置都是三罗拉、上下皮圈牵伸装置。它们的缺点是:需要的摇架压力大、用电量高。上下皮圈损坏快、纺纱成本高,条干不均、纱线毛羽多、飞花多。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采取措施是:设计一种凸型S面下销(12),在下销(12)的表面设有1-N条凹沟(11),在每条凹沟(11)的两侧设有1-N道凸起的弧形堤(10),用下销(12)替换传统T型下销。在下销(12)的表面靠前皮辊的一边设计1-10个凹槽(16)。用厚度不超过1mm的超薄下皮圈(14)替换传统下皮圈。隔距块(3)卡S形弹簧(5)上,S形弹簧固定在摇架上,用S形弹簧替换传统上销。在隔距块(3)上设有一根前压力棒(2)和1-N根后压力棒(4),用后压力棒(4)替换传统上皮圈。前压力棒(2)压着粗纱纤维的浮游区,防止浮游区的纤维扩散.后压力棒(4)压着套在下销(12)上的下皮圈(14)上,并把下皮圈(14)压向下销(12)的凹沟(11)内,使通过后压力棒(4)下的粗纱条呈S形。用中皮辊替换中铁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的牵伸装置基础上减去上下皮圈、上销等,减少了用电、降低成本,提高了纱线条干质量、减少了毛羽。
附图说明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发明压力棒牵伸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3、4,是本发明压力棒牵伸装置中下销与隔距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压力棒牵伸装置中下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压力棒牵伸装置中隔距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皮辊(1)、前压力棒(2)、隔距块(3)、后压力棒(4)、弹簧(5)、中皮辊(6)、后皮辊(7)、粗纱(8)、前罗拉(9)、弧形堤(10)、凹沟(11)、下销(12)、中罗拉(13)、下皮圈(14)、后罗拉(15)、凹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当压下摇架时,后压力棒(4)就把粗纱(8)与超薄下皮圈(14)压进凹沟(11)内,粗纱(8)呈S形向前运动,粗纱(8)并在下销(12)的弧形堤(10)处在下皮圈(12)的表面形成磨擦力界。隔距块(3)的前压力棒(2)压住了粗纱(8)的浮游区,所以前后压力棒(2).(4)之间的粗纱(8)就陷进下销(12)的凹槽(16)中,所以凹槽(16)就起到集纱器的作用。又由于前压力棒(2)控制住粗纱(8)浮游区的纤维的扩散,所以本发明压力棒牵伸装置减少了纱线毛羽、提高了纱线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罗锰,未经王伟;罗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7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DVR主机减振加固装置
- 下一篇:螺蛳尾部磨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