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隔热装饰加工结构体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6719.4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西田博幸;立原弘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SK化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4F13/00 | 分类号: | E0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装饰 加工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兼具高隔热性和美观性的外隔热装饰加工方法及墙面结构体。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在商业设施,公寓,独栋住宅等建筑物中盛行通过进行高隔热化和高密封化,以节省冷气和暖气费用,实现能源和资源的节省。
通常,在没有实施隔热设计的建筑物中,冬季供应暖气的时候,室内的热气会从屋顶、地板、窗户和墙壁等部位散发到室外;夏季供应冷气的时候,室外的热气会从这些部位侵入到室内。这些热量损失中的大约三分之一都可以说是由墙面引起的。因此,为了实现资源的节省,将室内和屋外隔离的外墙的高隔热性能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已经提出了多种在外墙表面设置隔热材料的墙面结构的方案。例如,在建筑物外墙的表面上,设置基于聚苯乙烯泡沫和酚醛泡沫等的隔热材料层,在其上设置有涂膜的墙面结构已为人所众知(例如专利文献1等)。
但是,这种墙面结构现在几乎都是单一颜色,缺乏构思性。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353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建筑物外墙上设置隔热材料,在达到高隔热化的同时,提高墙面的美观性。
本发明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通过对建筑物外墙面的墙体材料上的外隔热结构基材以特定的形态设置装饰性涂材层,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
1、一种外隔热装饰加工结构体,是建筑物外墙面的墙体材料上的结构体,其包括:
外隔热结构基材,其是在墙体材料上层积隔热材料层构成,或根据需求在该隔热材料层上层积强化层得到,所述强化层由聚合物水泥层和/或网状体构成;
下涂材层和装饰性涂材层,层积于外隔热结构基材上,且所述装饰性涂材层被接缝划分成多个区域;所述下涂材层中的下涂材以合成树脂作为结合材,所述合成树脂的外层为玻璃转移温度为-20~100℃的羰基丙烯醛树脂,内层包含多层结构型合成树脂乳浊液,该多层结构型合成树脂乳浊液包含来源于环状硅氧烷化合物的硅树脂及玻璃转移温度为-80~20℃的丙烯醛树脂。
2、一种外隔热装饰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在建筑物外墙面的墙体材料上层积隔热材料层得到外隔热结构基材,对该外隔热结构基材涂敷下涂材以形成下涂材层,其中所述外隔热结构基材还包括根据需求层积在隔热材料层上的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由聚合物水泥层和/或网状体组成;所述下涂材层中的下涂材以合成树脂作为结合材,所述合成树脂的外层为玻璃转移温度为-20~100℃的羰基丙烯醛树脂,内层包含多层结构型合成树脂乳浊液,该多层结构型合成树脂乳浊液包含来源于环状硅氧烷化合物的硅树脂及玻璃转移温度为-80~20℃的丙烯醛树脂;
B、在该下涂材层的表面粘贴接缝材;
C、在步骤B得到的表面涂敷装饰性涂材;
D、将接缝材的一部分或全部除去。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外隔热装饰加工结构体具有优良的隔热性的同时,还具有优良的美观性。
以下,对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体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A:外隔热结构基材 3:强化层
B:接缝 4:下涂材层
1:墙体材料 5:装饰涂材层
2:隔热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建筑物外墙面的墙体材料上的结构体,其包括:
外隔热结构基材,其是在墙体材料上层积隔热材料层构成,或根据需求在该隔热材料层上层积强化层得到,所述强化层由聚合物水泥层和/或网状体构成;
下涂材层和装饰性涂材层,层积于外隔热结构基材上,且所述装饰性涂材层被接缝划分成多个区域。
这种结构体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形成。
(A)对建筑物外墙面的墙体材料上的外隔热结构基材涂敷下涂材以形成下涂材层的步骤(以下称为:步骤(A)。)
(B)在该下涂材层的表面上粘贴接缝材的步骤(以下称为:步骤(B)。)
(C)在通过(B)得到的表面上涂敷装饰性涂材的步骤(以下称为:步骤(C)。)
(D)除去接缝材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步骤(以下称为:步骤(D)。)
以下,基于上述步骤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SK化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SK化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6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