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氧化铜两步固相合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6409.2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全;朱连勤;崔洪芝;王积森;陈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B8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铜 两步固 相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种纳米氧化铜两步固相合成的方法,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是动物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机体造血、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维持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而高铜又在抗菌作用、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提高采食量和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猪、鸡的饲养标准中一般规定每千克饲粮含铜6~8mg,高剂量铜的添加量是正常量的20~40倍,国内外许多试验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铜150~250mg/kg(以硫酸铜作为铜源)有促进仔猪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效果(Edmonds和Baker,1986;Apgar,1995;Cromwell等,1989)。有研究认为,铜的促生长作用可能与其在胃肠道的抗微生物作用有关,并且与抗生素促生长作用类似(Lioyd等,1978)。高铜饲料在养猪生产中趋之若鹜。Smith(1969)研究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76-225mg/kg铜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虽然,Fisher等(1973)认为添加225mg/kg铜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不稳定;但是添加225-250mg/kg铜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另有报道,添加250mg/kg的铜可促进3周龄肉仔鸡的生长。因此,高铜饲料在肉鸡生产中也广泛应用。
据有关资料初步统计,2005年全国饲料总产量达1.03亿t,比上年增加6.6%,其中添加剂预混合饲料478万t,同比增长17.9%,随着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每年使用量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微量元素未被动物充分利用而随粪便排出(段有刚等,2006)。据报道,污染的土壤中主要存在的重金属是铜、锌、铬、铅和镉等,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铜元素。目前肉猪生长肥育各阶段饲料中铜的添加量逐年增多,一般在全价料中达200~300mg/kg,更有高者达500mg/kg。高铜饲料泛滥,生产和环境带来一系列极大的危害。日粮中的铜经机体代谢后有90%以上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环境(Grohler,1999)。长期使用高铜粪肥施肥,将导致土壤和水中铜的长期蓄积(Blood等,1979;钱莘莘,1998),从而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至减产,当铜、锌、砷等共存时,危害更大。含高浓度微量元素的动物粪便一旦污染水源,也将产生巨大危害,可降低水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高铜带来的环境污染将无法人为消除。
滥用高铜制剂对动物本身会导致以下诸多弊端:(1)引起动物本身慢性中毒。一般认为,猪日粮中铜的最高安全限量(极限值)为250mg/kg,超过这一限量就会导致铜中毒,主要表现为肝肾肿大变硬,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炎,导致严重的贫血、溶血和黄疸。(2)引起动物某些营养素的缺乏。由于铜与锌、铁等有拮抗作用,高铜可降低对铁和锌的吸收,从而引起铁、锌严重缺乏所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日粮中添加高铜,势必大大增加锌和铁的添加量。铜还可促使饲料中天然生育酚的氧化速度提高,高铜能在21d之内使饲料中的α-生育酚的水平减少到几乎为零。(3)影响畜产品品质安全。高铜一方面使猪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另一方面作为促氧化作用的催化剂,降低油脂或脂肪和维生素的营养价值、吸收率低,从而使猪肉易氧化,不易储存,保鲜期缩短。(4)危害人体健康。高铜日粮可使动物肝、肾中铜残留量显著增加,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据报道,铜中毒的猪肝中铜含量高达750~6000mg/kg.bw,极大地超过了我国《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GB15199-1994)规定:肉类中铜含量(以Cu计)≤10mg/kg。有学者认为,人体细胞内过量铜可使自由基增多,引起生物损伤,促进细胞癌变。高铜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多是促进糖尿病恶化的因素,高铜易发生视网膜和末梢神经病变。基于高铜对人类潜在的危害,美、英、德国等发达国家在饲料中已不再提倡添加高铜。(5)造成资源浪费。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吸收率低,高剂量时更低。试验证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也不高于5%~10%。猪饲喂高剂量的铜(250mg/kgCuSO4),从粪便中排出的铜量是对照组的14倍,铜通过粪便进一步浓缩,浓度可达700~1000mg/kg,在铜价日趋上涨的今天,造成饲料成本的不断上涨和可利用资源的极大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6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