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零组件的电子防窃辨识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93630.2 申请日: 2008-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1561943A 公开(公告)日: 2009-10-21
发明(设计)人: 孙君毅;吴原评;林诚斌;林维俊;蔡欣璇 申请(专利权)人: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7C9/00 分类号: G07C9/00;B60R25/00
代理公司: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 瑾;王黎延
地址: 台湾省桃园县龟***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车辆 零组件 电子 辨识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车辆零组件的电子防窃辨识系统,特别有关于一种利用控 制器局域网络总线(CAN BUS)及辨识码的车辆零组件的电子防窃辨识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展带给人们莫大的便利,然而汽车也由于其移动的便利性,而造 成在发明之后即自然成为偷窃目标。再者随着电子控制、通信及显示技术的发 达,现今汽车大都配置价昂的电子传感器或控制器、或是车用导航通信装置、 或是车用娱乐装置;虽然另外在汽车上附加了娱乐及通信功能,但是也使汽车 被偷窃的损失随的增加。

面临这种状况,汽车车主们也越来越愿意投资在汽车防盗系统,汽车防盗 系统也越来越先进,特别是从1990年开始汽车防盗系统快速的电子化,早已脱 离了拐杖锁的类机械式的防盗设施。例如汽车防盗系统(Immobilizer)即为一 种电子化防盗装置,汽车防盗系统是通过汽车内部与发动机系统相连的芯片(通 常置于方向盘上)与钥匙中内置的询答器(Transponder)进行匹配认证,达到 双重加密的目的。然而上述防盗方式无法应付整辆车被拖走,而后支解贩卖关 键零组件的窃盗模式,因此仍无法有效防止车主的损失。目前市面上对于汽机 车零组件的防盗,只能于某些特定零组件印上实体的防窃辨识码。此措施仅能 作为事后消极性的追踪处理,一旦汽机车或这些特定零组件失窃后,仅能期望 凭借这些防窃辨识码追回窃贼与失窃物。然而如果这些防窃辨识码遭到磨损或 毁坏,则窃贼依然逍遥法外,失窃物则石沉大海,因此所能达到防盗的效果十 分有限。

再者汽车上大量应用微处理器,对汽车来说是一项革命性的改变。然而在 配备升级的同时,越来越繁复的线组,也成为车辆设计时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 课题。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就是模仿计算机网络,把整部汽车布置成一个 小小的微处理器局域网络,即为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CAN BUS, Controller-Area Networking BUS)。

美国专利No.6,865,460揭示一种对于汽车CAN BUS通信网路的配线方式, 以在不借由跳接器(jump)或是指拨开关(DIP)设定的情况下决定网络拓扑 (topology)。由于在新式车种中,CAN BUS已成为汽车通信网路的标准配备, 因此如能结合CAN BUS以提供车辆关键电子零组件失窃的方法,即可带给车 主莫大便利,并且无须大幅变更车辆原有的通信架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零组件的电子防窃辨识系统, 可结合车辆原有的通信架构,以避免车辆关键零组件的非法拆离及使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零组件的电子防窃辨识系统,其 利用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CAN BUS)实现车辆零组件的辨识,且该车辆零组 件的电子防窃辨识系统包含:中控认证模块,其具有第一控制器局域网络单元, 且储存有第一辨识码;至少一个电子功能模块;及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其电 连接至该第一控制器局域网络单元及该第二控制器局域网络单元。每一个该电 子功能模块具有电子防窃辨识装置,该电子防窃辨识装置具有安全单元、电连 接至该安全单元的安全数据储存单元、及电连接至该安全单元的第二控制器局 域网络(CAN)单元;并且该安全数据储存单元储存有第二辨识码。其中,该 安全单元可以接收经由该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传来的第一辨识码,并将该第一 辨识码与该第二辨识码进行比对;该中控认证模块在该第一辨识码与该第二辨 识码的比对符合后,可以启动该电子功能模块的功能。

该电子功能模块可以为行程计算机(trip computer)模块、信息娱乐 (Infotainment)模块、引擎管理(engine management)模块、车身控制(BCM) 模块、防死锁制动(ABS)模块、电动辅助转向(EPS)模块、燃油喷射(fuel injection)模块及车身转向(steering lock/unlock)模块中至少一个关键零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