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1968.4 | 申请日: | 200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昂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昂峰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8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变压 吸附 气体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属于混合气体的分离方法, 特别涉及用运动的吸附剂分离气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与传统的深冷液化、分馏工艺比较有显著的进 步,因此,近年来在空气分离制氮、制氧及稀有的氩气;合成氨碳化工段中的 二氧化碳与氮、氢分离;从含氢气体中回收提纯氢气等工业混合气体分离工艺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四个、六个或 更多的装有固定床吸附剂的吸附塔,一个吸附塔加压吸附气体的同时,另一吸 附塔进行吸附剂的减压解吸再生;如此交替循环,达到分离气体的目的。
很显然,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存在着设备复杂,投资巨大;操作烦琐且 不稳定;吸附剂用量大;能耗高,生产能力低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设备简单, 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工艺稳定,操作方便;吸收剂选用灵活、用量少、寿 命长;节约能源且生产能力高的理想的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发明的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被吸附剂组件 隔板10分割开来的固体吸附剂组件组成的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器3,气体 分离过程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混合气体加压配送:由混合气体压缩机1通过与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 离器3相匹配的气体配送器,将混合气体送入吸附剂组件。
b.高压吸附:混合气体进入位于高压吸附区的吸附剂组件,易吸附组分被 吸附剂吸收,难吸附组分穿过吸附剂组件,离开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器3 后被收集;
c.低压解吸、再生:经高压吸附后的吸附剂组件随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 离器3旋转入低压解吸区,易吸附组分被解吸并被排出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 离器3后被收集;同时,吸附剂获得再生,恢复其吸附能力,再被转入高压吸 附区继续吸附相对易吸附组分。
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连续地进行混合气体分离。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本发明的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所述之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 器3包括驱动旋转轴和其携带的两个以上的法向扇面吸附剂组件,组件之间设 有隔板10。以便于将分别位于高压吸附区和低压解吸、再生区的吸附剂严格分 离,使吸附剂即能在高压吸附区完成易吸附组分的吸附,使难吸附组分通过; 又能在低压解吸、再生区将其吸收的易吸附组分放出,而吸附剂本身获得再生, 恢复其吸附能力,再次进入高压吸附区吸附易吸附组分气体。从而实现连续生 产过程。
本发明的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所述之组成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 分离器3的各个吸附剂组件,可以由颗粒状吸附剂填充。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 由一块以上成型吸附板组装而成。成型吸附板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载体、 浸入或附着各种吸附剂制成。以便于满足不同的混合气体、被分离出各个目标 组分不同气体产品技术指标的需求。
本发明的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所述之组成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 分离器3的法向扇面吸附剂组件,其扇面两端设有气流通道。便于工艺气流的 流入和采出。
本发明的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所述之组成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 分离器3的吸附剂组件是由同一种吸附剂组装而成。适用于二组分混合气体分 离工艺。
本发明的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所述之组成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 分离器3的各个吸附剂组件也可以分别装有不同类型的吸附剂。装有与之匹配 的多个气体采出收集设备,实现多组分混合气体同时分离工艺过程。
本发明的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方法,所述之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离 器3根据具体工艺需要可以被设计为立式,也可以被设计为卧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积极效果:
1.设备结构简单,工程投资大大降低;
2.操作方便、灵活,可以通过调节混合气体的压力、旋转式变压吸附气体分 离器转速、更换不同的吸附剂等操作条件调节工艺,而且易于自动控制;
3.吸附剂用量少,使用寿命长;
4.运动的吸附剂对气体的吸收速度快、效率高,设备生产能力高,能量消耗 低;
5.适用于多组分混合气体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昂峰,未经刘昂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1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