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型比例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0941.3 | 申请日: | 200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明;黄幼华;徐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方明 |
主分类号: | F16K11/072 | 分类号: | F16K11/072;A62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2浙江省诸暨市阮***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比例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比例混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消防泡沫灭火系统中能在设定区间内进行无级调节混合比的比例混合器。
背景技术
在消防泡沫灭火系统中,需按一定比例自动混合水和泡沫液两种液体,系统所要求的工作压力范围较宽,在压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般是通过平衡阀来调控两种介质在进入比例混合器前的相对压力),是由进入比例混合器的两种介质的流通截面所决定的。通常所使用的比例混合器是固定式结构,介质流经孔板的流通截面是一个定值,要想改变混合比就必须更换不同流通截面的孔板,比例混合器的出口端有一颈缩段,这是典型的文丘里管特征,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是无法在较宽的雷诺数范围保持良好的线性度的;再则泡沫液管入口垂直于消防水管布置,在文丘里射吸效应的作用下,和泡沫泵压力的驱使下,传统的比例混合器由于受其结构的局限,在系统压力变化时,混合比会随之发生波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况点和维持较稳定的工作状态。且更换孔板的工作很烦琐,劳动强度又大,故给安装和调试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使用效果好的调节型比例混合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流通管,所述流通管外设有外套管,所述流通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外套管上设有泡沫液管,所述泡沫液管与空腔相连通,所述流通管与外套管一端设有封板,所述封板将流通管与外套管端部形成的环状腔体封闭,所述流通管与外套管另一端设有孔板,所述孔板上设有若干个孔,所述孔板上的孔与流通管与外套管形成的环状腔体连通,所述孔板一侧活动连接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上设有与孔板上的孔数量相对应的孔。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环上还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外套管上的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内的压圈座、设置于压圈座内的压圈及压圈中间的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端部与调节环活动连接。
本发明与现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有益效果:
1、操作方便。本发明采用孔板与调节环相组合,通过调节调节环上的孔与孔板上的孔的错位程度,改变流通截面的大小,能在设定的区间内无级调节混合比,轻而易举地找到最佳工况点。
2、劳动强度小。本发明免去了在系统调试过程中的频繁拆卸更换孔板。
3、使用效果好。由于本发明可实现无级调节混合比,因而容易找到最佳工况点;同时,调整了内部形腔和泡沫液入注混合的方向,改善了当系统压力产生波动时对混合比的影响,从而使混合比趋向稳定,混合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4、节约开支。由于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使用效果好,故可大大降低安装维护的时间和相应的费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包括流通管1,流通管1外设有外套管2,流通管1与外套管2之间设有空腔3,外套管2上设有泡沫液管4,泡沫液管4与空腔3相连通,流通管1与外套管2一端设有封板5,封板5将流通管1与外套管2端部形成的环状腔体封闭,流通管1与外套管2另一端设有孔板6,孔板6上设有若干个孔,孔板6上的孔与流通管1与外套管2形成的环状腔体相连通,孔板6一侧活动连接调节环7,调节环7上设有连接槽和与孔板6上的孔数量相对应的孔;调节环7上还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外套管2上的固定座8、设置于固定座8内的压圈座9、设置于压圈座9内的压圈10及压圈10中间的偏心轴11,偏心轴11端部伸入调节环7的槽内与其活动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使封板5端与进口管20密封连接,孔板6端与出口管21密封连接。当调节混合比时,调节环7与孔板6所对应的孔重叠时开度最大,通过偏心轴11可转动调节环7,使调节环7与孔板6的孔发生错位,从而改变开度大小,以达到调整混合液比例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方明,未经陈方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