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覆盖优化处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0657.6 | 申请日: | 200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7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高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H04W8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覆盖 优化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网络覆盖优化处 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36300-800中描述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 络由演进的公共陆地接入网(Evolved UTRAN,E-UTRAN)基站(演 进的NodeB,即,Evolved NodeB,简称为eNB)和演进包中心 (Evolved Packet Core,EPC)组成,该网络为扁平化网络。
其中,EUTRAN包含和EPC通过S1接口连接的eNB的集合, eNB之间可通过X2连接。这里,S1、X2是逻辑接口。并且,一个 EPC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eNB,一个NodeB也可以受控于多个EPC, 而一个eNB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小区。
一方面,运营商希望减少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然而,建立和 运营一个网络需要很多工作,例如,需要进行规划、配置、优化、 计算、调整、测试、预防错误、减少失败、自我恢复。另一方面用 户需要减化使用流程,例如,对于Home NodeB设备,用户买回家 即,希望购买的设备是即插即用设备,一上电能够自动获取配置运 行。考虑到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发展趋势必 然是自配置、自优化、自适应,使得人为因素对网络的影响越来越 小。
基于这种趋势,目前已经提出了自组织网络概念,自组织网络 主要包括自配置和自优化两方面。在网络运行中特别是由于家用设 备的存在,家用设备的上下电会导致网络的覆盖处于动态变化中, 并且会导致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小区覆盖情况不断发生变化。
导致覆盖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例如,网络规划中出 现的规划错误,例如,规划的地区出现覆盖空洞;运营商需要在进 行布网扩张或者提出新的布网规划与原网络的整合,例如新增基站、 新建立小区;由于网络设备变化导致的不可容忍的网络覆盖不连续, 导致业务中断或者切换到该地区的业务无法延续,比如基站异常或 下电,小区异常或删除。在以上情况下,都有必要对网络覆盖进行 优化,使得网络性能及时与网络变化相符合。
通常,网络覆盖由网络规划初期利用规划工具对基站布点和小 区配置进行规划,而在网络运行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网络优化工具来 进行人工调整。
这样不仅会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会出现优化调整不及时、 不准确的问题。然而,目前尚未提出能够解决人工优化调整所带来 的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网络覆盖优化处理机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人工调整不及 时、不准确、和耗费资源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覆盖优化处理方法。
该方法包括:步骤S102,基站搜集与其本地相关的第一覆盖优 化数据以及与其它基站相关的第二覆盖优化数据,并根据预定判决 规则判断是否在本地进行覆盖优化,在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 骤S104,否则执行步骤S106和步骤S108;步骤S104,基站根据第 一预定覆盖优化规则进行调整;步骤S106,将第一覆盖优化数据和 第二覆盖优化数据进行处理上报给网络管理节点,网络管理节点根 据其本地配置数据、第一覆盖优化数据、第二覆盖优化数据、以及 第二预定覆盖优化规则确定调整结果,并将调整结果通知基站和/ 或其它基站;步骤S108,基站和/或其它基站根据调整结果进行相 应调整。
其中,在步骤S104或步骤S108中,进行的调整包括以下至少 之一:调整天线角度、调整发射功率、调整小区的接邻关系。
此外,上述第一覆盖优化数据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户设备 测量报告、小区掉话率计数器值、基站管理配置数据、小区负荷水 平。上述第一覆盖优化数据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基站间干扰测量 报告、基站间切换计数器值。
另外,上述网络管理节点的本地配置数据可包括:网络管理节 点所管理的基站的标识符、地理位置、相邻关系,以及每个所管理 的基站中的小区标识符、覆盖范围、以及接邻小区列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覆盖优化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