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成型体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0603.X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孝昭;石原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25/14;C08J5/00;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双折射低的片所得到的光学特性优异的光学成型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光学技术的进步,开发了显示器、光盘、激光打印机、光纤等很多领域的新的光学机械产品,光学特性优异的透明塑料被大量利用到光学透镜、棱镜、光盘等光学产品中。
通常,高分子由于在分子主链方向和与其垂直方向上折射率不同,因此通过分子链的取向产生双折射。作为双折射小的透明材料,已知PMMA(非专利文献1),但由于耐冲击性低,因此要求一种双折射小的耐冲击性良好的材料。
已知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具有层状结构的使用嵌段共聚物的相位差板。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形成的光学薄膜,但现状是得不到具有低的双折射和良好的刚性的成型体。
另外,公开了由乙烯基芳烃-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与丙烯酸酯共聚物构成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片、薄膜(专利文献2)。但是,完全没有记载由这些组合物所得到的片、薄膜的光学特性优异。
非专利文献1:化学综述,No.39、1998(日本学会出版中心发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6492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870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成型后的双折射变化小、并且透明性、刚性、耐冲击性优异的光学成型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意外地发现,使用特定结构的嵌段共聚物而得到的光学成型体即便在挤出、拉伸等成型后也是双折射变化小、并且透明性、刚性、耐冲击性能优异,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
[1]光学成型体,其由含有至少一种嵌段共聚物(1)的乙烯基芳烃系树脂组合物构成,该嵌段共聚物(1)是由至少1个以乙烯基芳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和至少1个以共轭二烯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形成的乙烯基芳烃含量为40~99质量%的嵌段共聚物。
[2]根据[1]所述的光学成型体,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嵌段共聚物(1)中的全部乙烯基芳烃,乙烯基芳烃聚合物嵌段的嵌段率为50~100%,嵌段共聚物(1)的乙烯基芳烃聚合物嵌段的数均分子量Mn为1万以上15万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成型体,其特征在于,乙烯基芳烃系树脂组合物包含10~99质量%的嵌段共聚物(1)和90~1质量%的热塑性树脂。
[4]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成型体,其特征在于,乙烯基芳烃系树脂组合物包含30~80质量%的嵌段共聚物(1)和20~70质量%的热塑性树脂。
[5]根据[3]或[4]所述的光学成型体,其特征在于,热塑性树脂为乙烯基芳烃-(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6]根据[5]所述的光学成型体,其特征在于,乙烯基芳烃-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芳烃含量为70~90质量%。
[7]根据[1]~[6]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嵌段共聚物(1)的芳烃含量为70~90质量%。
[8]根据[1]~[7]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延迟为1nm以上2000nm以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挤出、拉伸等成型后也是双折射小,即,延迟小、耐冲击性、刚性、透明性优异的成型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使用的嵌段共聚物(1)是具有至少1个以乙烯基芳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和至少1个以共轭二烯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的嵌段共聚物。
在此,以乙烯基芳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是指含有乙烯基芳烃含量为50质量%以上的乙烯基芳烃与共轭二烯的共聚物嵌段和/或乙烯基芳烃均聚物嵌段,以共轭二烯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是指以超过50质量%的量含有共轭二烯的共轭二烯与乙烯基芳烃的共聚物嵌段和/或共轭二烯均聚物嵌段。
在以乙烯基芳烃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或以共轭二烯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中存在乙烯基芳烃与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物部分的情况下,被共聚的乙烯基芳烃在聚合物嵌段中可以均匀地分布,也可以锥形(渐减)状地分布。而且,该共聚物部分中,乙烯基芳烃均匀分布的部分和/或锥形状分布的部分可以共存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6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