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果菊苷的制药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9730.8 | 申请日: | 200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屠鹏飞;蒲小平;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医神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7034 | 分类号: | A61K31/7034;A61P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果 制药 用途 | ||
本发明专利申请为分案申请,原案申请号为200510002898.7,申请日为2005年1月28日,发明名称为松果菊苷的制药新用途。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新制药用途,特别涉及松果菊苷的新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肉苁蓉(Herba Cistanches)为常用的传统补益中药,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松果菊苷(图1)是肉苁蓉中含量较高的一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在以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为原料研制的国家级二类新药苯乙醇总苷中其含量高达48%。因此进一步研究松果菊苷单体的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松果菊苷可以是合成的或天然来源的,具体包括从玄参科、木犀科、唇形科、列当科、车前科、马鞭草科、爵床科、鹿蹄草科等科的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化合物的新制药用途,特别涉及松果菊苷的新制药用途。
松果菊苷是一种已知的具有药物活性的物质,因此,可以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将其制备成临床上可适用的任何一种药剂,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口服液体制剂、颗粒剂等。
在制备上述制剂的过程当中,可以将松果菊苷与任何一种适用于制备成临床药剂的赋形剂混合使用,制备成药物制剂。
对本发明药物制剂的药效学部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松果菊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和滚筒运动的协调性;用松果菊苷和阳性药金刚烷胺预处理后,和MPTP模型组相比能明显的增加其活动次数和滚筒运动潜伏期。HPLC-EC实验结果发现,给予松果菊苷和金刚烷胺预处理后,能够改善纹状体内DA的含量;而单用松果菊苷20mg/kg给药组发现,可以增加正常大鼠的DA含量,并显著性的降低DOPAC和HVA的含量,这些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在行为学中的效应可能和改善MPTP损伤的C57小鼠纹状体的DA水平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松果菊苷还能显著的增加DA/DOPAC和DA/HVA的比率,单用松果菊苷组更为显著。用松果菊苷预处理后和模型组相比则能显著增加黑质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给予MPTP后可看到黑质和纹状体部位的TH含量均明显降低,而给予松果菊苷预处理后则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TH含量,从而说明松果菊苷能够保护MPTP诱导的黑质和纹状体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其他实验表明,松果菊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脑神经损伤所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下述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松果菊苷抗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1材料
1.1动物
C57BL/6小鼠,雄性,体重20-25g,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饲养于室温环境下,明暗周期12小时,自由进食,饮水不限。实验前适应环境3天。随机分六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30mg/kgMPTP)、以及松果菊苷给药组(10、50mg/kg)+MPTP、阳性药金刚烷胺组(40mg/kg)+MPTP以及单用松果菊苷组(50mg/kg)。连续灌胃给药14天,于第11天开始灌胃给药前1小时腹腔注射MPTP 30mg/kg(对照组和单用松果菊苷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4天,最后一次给药后1天,进行行为学指标测试,3天后脱颈处死测定多巴胺递质含量以及免疫组化染色。
1.2松果菊苷
松果菊苷(echinacoside)由北京华医神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制,纯度达到90%以上。
1.3试剂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多巴胺(DA),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均为Sigma公司产品。辛烷基磺酸钠(SOS),高氯酸(AR),半胱氨酸(AR),Na2EDTA(AR),柠檬酸(AR),无水乙酸钠(AR),磷酸氢二钠(AR),柠檬酸钾(AR),三乙胺(AR),甲醇(AR)等试剂均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供应科提供。酪氨酸羟化酶(Tyroxinehydroxylase,TH)的多克隆抗体由美国Chemicon International公司提供,HistostainTM-SP Kits以及ECL发光液由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医神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医神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