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光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9621.6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山城幸雄;奥田绅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4B23/00 | 分类号: | B24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磨作业的砂光机。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79891中公开有一种用于研磨作业的砂光机。该公报中记载的砂光机的主体结构包括作为收容电机的主体部的电机罩、配置在电机罩下部侧并由电机驱动的研磨部和形成于电机罩的上部侧的供作业者握持的握持部。握持部与手掌的尺寸大致相同,为了便于作业者单手握持而形成为俯视大致呈椭圆的形状。上述公报中记载的砂光机是以单手握持握持部,将研磨部推压到待加工件上并使其沿加工面滑动的操作为基本操作方式,但考虑到会有因长时间进行研磨作业而使操作者感到疲惫的情况,或者想将研磨部的研磨面用力推压到待加工件上进行研磨作业等情况,于是在握持部的下方,在电机罩上设置辅助握持部,从而可以同时握持握持部和辅助握持部而由两手进行操作。
但是,就现有的砂光机而言,特别是就设置在握持部下方的辅助握持部而言,存在因为设定位置的关系,其形状设计的自由度较小,难以设置成易握持的形状这样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存在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砂光机握持部的构造技术,使得该握持部能够合理地进行单手操作和双手操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砂光机的优选实施方式是其具有电机、收容电机的主体部(电机罩部)、形成于主体部轴向的一端侧并由电机驱动来进行研磨作业的研磨部、形成于主体部上与研磨部相反一侧的供作业者握持的握持部。另外本发明中所谓的“形成”包括握持部与主体部一体成型的形式,也包括将主体部与握持部分别成型后再连接起来的形式。而且,握持部包括第1握持区域、第2握持区域和第3握持区域,其中,第1握持区域设置在主体部的轴向端侧上;第2握持区域与第1握持区域相连,在与主体部的轴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第3握持区域在第2握持区域的相反侧,与第1握持区域相连,在与主体部的轴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从连接各握持区域的方向看去,第2、第3握持区域的宽度设定得短于第1握持区域的宽度,第1握持区域供单手握持,第2、第3握持区域供双手握持。另外,本发明中所谓的“连接”既包括第2、第3握持区域与第1握持区域一体相连的形式,也包括分别成型后再连接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中的砂光机的优选实施方式,握持部具有第1、第2和第3握持区域。第1握持区域设定在主体部的轴向端侧上,并且形成为可被单手握持的结构。因此,作业者在单手操作砂光机时,是在握持着第1握持区域的状态下进行操作,由于第1握持区域在主体部的轴向端侧上,所以当将研磨部推压到待加工件上时,可以沿主体部的轴线施力,因此,可以有效地使推压力作用在研磨部上,可以轻松地进行研磨作业。
另外,从连接各握持区域的方向看去,第2、第3握持区域的宽度被设定成短于第1握持区域的宽度。因此,用单手握持第1握持区域时,第2、第3握持区域不会造成妨碍,可以以整个手掌包住(覆盖)该第1握持区域的方式握持。
另外,第2、第3握持区域与第1握持区域相连,二者互相位于相反方向,同时沿与主体部的轴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由于是这种配置,所以可自由地设计第2、第3握持区域的形状而不受主体部的干涉。即,可以考虑进易于握持和不易滑动的因素来设定第2、第3握持区域的形状。另外,由于第2、第3握持区域是夹着第1握持区域而互相向相反方向延伸配置,即夹着相当于研磨部中心的主体部的轴线而配置在前后或左右的结构,所以当将研磨部推压到待加工件上时,可以更均匀地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砂光机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从连接各握持区域的方向看去,第1握持区域由两侧面向外侧突出的曲面形成。另外,本发明中所谓的“两侧面向外侧突出的曲面”指的是,沿主体部的轴向看第1握持区域时(将砂光机置于水平面上的状态下从上向下看时),除去第1握持区域与第2、第3握持区域连接的部分外,即其侧面部分的外形轮廓线例如为由椭圆形的长轴方向的曲面形成。即,采用本发明,由于第1握持区域形成为大致椭圆形,所以可以用手掌包住该第1握持区域,易于握持,且不易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砂光机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第2、第3握持区域两者中至少一个形成为沿连接各握持区域方向延伸的棒状。另外,本发明所谓的“棒状”包括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各种情况。采用本发明,由于握持区域形成为棒状,所以可以以将手指向内侧弯曲来握住该握持区域的形式握持。因此,便于应对对研磨部施加从待加工件上拿开的方向的力的情况或者搬运砂光机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9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纺纱机的拉伸系统
- 下一篇:用于管理高速缓存器分割的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