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6714.3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贺殿;贾忠;邵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00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特别是由植物、动物、天然矿物、天然有机物组成的中药的有效成份提取方法。更确切讲,本发明是一种供口服经消化道吸收的中药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理论中,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主要存在二个问题:一是唯成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用西药的观点对中药的概念、范畴进行曲解和改造,对中药方剂往往以单体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提取。如某种生物碱、苷、挥发油等。它对认识方剂中某种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十分有利,也可以从微观上说明方剂的某些药理作用机制,为西医增添一种新的临床用药,如青蒿素。但中药是多组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制剂,这样缺乏对整体特性和规律的把握,也往往失去对药物动力相和药效相整体规律把握的物质基础。二是通则论,就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中药方剂药效物质的提取用水煎、水煎醇沉等工艺,在药理和临床上能够代表或部分代表原方剂的疗效,有利于发挥其综合效能,符合中医用药特点。但若把此种方法视为中药方剂提取的通则,就绝对化了。同时成分过于复杂,不容易把握;提取物太大,难以满足开发新型现代制剂的要求,也未必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总之,保留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协同作用制剂的物质基础,又满足开发新型现代制剂的要求,为药物动力相和药效相研究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应该是中药现代化中提取方法现代化的要求。
如何尽量多的提取有效成分,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是提取方法研究的核心;同时又是减小剂量、创新剂型、提高临床疗效的基本前提。
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主要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等,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01128602.4所公开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水提后进行醇提的方法,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02134100.1公开的方法。煎煮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它是用水作溶剂,将药材加热煮沸一定的时间,以提取其所含成分的一种常用方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热较稳定的药材。浸渍法可分为:冷浸渍法、热浸渍法、重浸渍法。渗漉法是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地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地从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回流法是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药材成分,将浸出液加热蒸馏,其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复流回浸出器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的方法。这些传统的提取方法除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取效率低等缺点外,还存在非药的杂质比较多,为制剂创新和药学后续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也不符合中药传统哲学的整体观、系统观。
随技术的进步,近年出现了许多新的中药提取方法,主要有: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酶化学技术等。但由于中药是多组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制剂,现实中对中药大部分有效成分认识还十分肤浅,甚至是完全未知的。以上新技术除了设备要求高之外,很难满足在有效成分尚未知的情况下,尽量多的提取有效成分,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的要求。
中药复方成分提取研究比较复杂,涉及到许多相关学,多年来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研究在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缓慢。张兆旺等基于中药复方成分的提取中存在的主题提出了制备中药口服制剂的新工艺——半仿生提取法(张兆旺,孙秀梅.试论半仿生提取法制备中药口服制剂.中国中药杂志,1995;2(11):670-673)。根据经口服给药的制剂,如果能呈现较理想的疗效,就说明其药效成分能被胃肠吸收、代谢和利用,从而模拟胃肠酸碱环境设计了该提取方法。目前该法仍沿袭高温煎煮法,长时间的高温煎煮会破坏许多有效活性成分,降低药效。
如何在既能满足有效成分尚未知的情况下,尽量多的提取有效成分,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并为后续药学研究提供药物可靠位置基础的要求,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中药提取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从药材中充分提取口服经消化道吸收的有效部分,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除杂质。而且本发明可以满足减小剂量、创新剂型、提高临床疗效、为后续药学研究提供药物可靠位置基础的要求。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是将中药在模拟人胃或肠环境下进行水提取,再模拟生物膜对水提物进行进一步的提取。
本发明提取方法的具体作法是首先将中药用pH值为0.9~12的酸或碱水溶液进行提取,在水提取的同时将水提取液再用正辛醇进行萃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萃取时被萃取液不必进行固液分离,而是在水提的同时将水提取液用正辛醇进行萃取。
在本发明中是用酸或碱水溶液进行提取时其提取温度为20~40度,对正辛醇萃取液用减压蒸馏法进行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数控灌装清洗封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由控制伸缩的电力维修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