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系统,节点设备和服务级别设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6569.9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2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末村刚彦;坂内正宏;岩田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进桂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系统 节点 设备 服务 级别 设定 方法 | ||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07年3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07690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部合并在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在诸如IEEE802.17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Ring,RPR)等分组环网络中使用的服务级别设定技术。
背景技术
过去,通信载体的网络常规是采取由多个环互连而形成的多环配置。迄今为止,在这样的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是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的环。
由于SDH是时分多路技术,所以具有一直保证预设频带的优点。但是,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现用路径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必须绕道到备用路径。因此,SDH存在的问题是,需要一直确保的带宽是固有所需频带的2倍。
因此,被称为IEEE802.17弹性分组环(RPR)的分组环技术已由IEEE作为标准。在RPR中,定义有4个服务级别。对于级别A0和A1,保证频带,而级别C是不保证频带的尽力而为(best-effort)服务级别。对于级别B,定义了两个频带,即承诺信息速率(CommittedInformation Rate,CIR)和超额信息速率(Excess Information Rate,EIR),最大业务量可能超过EIR的业务量,但是保证的带宽只是到CIR为止。
将超过CIR的业务量作为尽力而为来处理。RPR的优点在于,由于RPR不必一直提供备用频带,所以带宽利用效率可以比SDH高。
专利文献1 WO2004/095779
专利文献2 WO2005/027427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No.JP-P2003-229876A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分析。
专利文献1,2和3的全部公开合并在此,作为参考。
如上RPR存在的问题是,如果通过多个环传输业务量,无法在全部环中应用一致的服务级别。现在参照图1描述该问题,图1示出了光通信网络的大体构成的示例。
参照图1,现在考虑业务量集合(以下称作分组流),其发送至分组环2-A中节点设备1-a的支流端口(tributary port)3-a,并在分组环2-B中节点设备1-j的支流端口3-j处输出。
向构成该分组流的每一个分组附加RPRMAC头部,作为针对节点设备1-a的环内头部。此时,基于特定政策,在头部中的服务级别(SC)字段中,指定向该分组流应用的服务级别。
该分组流经由节点设备1-d和1-e传输,并由分组环2-A中的耦合节点设备6-a接收,在此删除RPRMAC头部。然后,将该分组流传送至分组环2-B中的耦合节点设备6-b。耦合节点设备6-b附加新的RPRMAC头部,以将分组流传送至分组环2-B中的节点1-j。
但是,此时耦合节点设备6-b无法将该分组流与其他分组流相区别,其他分组流例如是通过耦合节点设备6-a从节点设备1-c传输来的分组流。耦合节点设备6-b也不能获知在分组环2-A中向该分组流应用的服务级别。因此,在分组环2-B中应用的服务级别与在分组环2-A中向该分组流应用的服务级别不相关。
因此,对于传统应用而言,在通过多个分组环传送分组流时,即使第一分组环的输入节点设备已设定了环内MAC服务级别的服务级别,该环内MAC头部也会在第一分组环的输出节点设备处被删除。结果,在第二和后续分组环中会设定与在第一分组环中设定的服务级别不相关的服务级别,或者需要手动设定服务级别。
鉴于上述相关技术,本发明的典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具体是光通信系统)、一种节点设备和一种服务级别设定方法,根据本发明,可以向通过各个不同分组环传输的分组流一致地应用服务级别。
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具体是光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分组环,每一个分组环包括多个节点设备。节点设备各自发送和接收分组并(优选地,通过第一双向传输路径)互连成环。两个分组环通过节点设备对互连,每一个分组环中有节点设备对的一个节点设备(优选地,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双向传输路径互连;所述第二双向传输路径中每一个与所述两个分组环的所述节点设备中任一个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6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氢气传感器
- 下一篇:装载和运输货物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