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消除方法及相关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5937.8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王新征;徐莹莹;姚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L1/00;H04L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消除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计划是第三代(the Third Generation,3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目标。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2004年底启动了LTE项目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在2005年12月决定将LTE物理层的传输方案限制在下行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和上行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框架之上。出于纯技术的考虑,在下行链路采用OFDMA调制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频谱效率,在上行链路采用SC-FDMA传输框架,可以降低发射端的峰均功率比,减小移动终端的体积和成本。
OFDMA和SC-FDMA技术将多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划分成若干个平坦衰落的子信道(一个子信道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不同用户的信号可以用一个子信道来传输,即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子信道,也可以用多个子信道分别传输。如果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子信道,并且,基站(Base Station,BS)的接收天线数目大于或等于独立数据流的个数,那么,基站可以利用诸如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等多用户检测技术,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这就是所谓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Virtual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Virtual MIMO),虚拟MIMO达到了增加吞吐量的目的。
目前,虚拟MIMO技术已被用在LTE的上行传输中,并提出了2×2虚拟MIMO的多用户传输方案,即两个单天线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共享相同的时频资源(子载波和时隙)。
由于SC-FDMA的频域符号经历的是平坦衰落的子信道,从频域上看,第k个子载波上的2×2虚拟MIMO的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章
- 下一篇:减震工具手柄及其柄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