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体的测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5377.6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研一;保坂一;铃木俊克;井久保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光学系统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G01J1/42;G01J3/28;G01M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体 测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构成LED(Light Emitting Diode)、LD(Laser Diode)等的发光元件芯片,与每个芯片都不同的配光特性无关地,能 够迅速并且高精度地确定其发光特性的测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LED等的制造厂商中,作为最终检查的一环,必须测量各发光 元件芯片的光量(quantity of light)。作为光量值,例如要求发光强 度(Luminous intensity)。在此,发光强度Iγ的坎德拉(candela) 值是相对于光通量(Luminous flux)Φγ的流明(lumen)值的每单位 立体角dΩ的比例,由Iγ=dΦγ/dΩ给出。
另一方面,光通量Φγ是用由CIE(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所规定的标准分光可见效率(Spectral Luminous efficiency)V(λ)对辐射通量Φe(radiant flux)进行加权积分的值, 还利用最大可见效果度(Maximun luminous efficacy)Km,如下式这 样被定义。另外,辐射通量Φe是指光源辐射到空间中的能量(W), 即每单位时间的辐射能量(J/s)。
公式1
为了测量这样的光量,在接收发光元件芯片的发射光的位置,配 置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经由可见度滤波器接收接收光。根据来自 光电二极管的感应电流值,求出光通量(Luminous flux)值、发光强 度值。在此,可见度滤波器是与人的可见度对应地再现CIE标准分光 可见效率的特性V(λ)的滤波器。
由于光电二极管接收这样的通过了可见度滤波器的光,所以可以 根据该光电二极管的感应电流值,求出光通量Φγ的流明值、发光强 度Iγ的坎德拉值。即,可以用光量已知的其他主光源对光电二极管的 输出进行校正、或者使用其他标准测量器测量同一发光光源,根据该 测量值对光电二极管的输出进行修正。
但是,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检测值很大程度地依存于可见度滤波 器的特性。特别地可见度滤波器的特性大多还在青绿色波长区域有偏 差,因此有检测值的精度缺乏可靠性的缺点。另外,从光电二极管产 生的感应电流与接收光的波长对应地变化,但在上述方法中,还有完 全没有考虑到对该接收光的波长的灵敏度变化的缺点。
进而,对于具有相对于发射方向其发射强度不均匀的配光特性的 发光元件芯片,有无法正确地确定其光量的致命问题。这是因为:即 使是从同一半导体晶片切割出的芯片,其发光元件芯片的配光特性对 于每个芯片也不同,因此即使怎样精密地对测量对象的芯片进行定位, 也无法得到正确的测量值。
在此,可以增大光电二极管的受光面积,但在大面积的受光面上, 无法最优地接收来自点光源的发射光(入射光不与受光面正交),因 此会增加该量的测量误差。
另外,在现有的装置中,还有以下的问题:即使能够检查朝向上 方的光,但对于朝向下方的发射光,完全无法检测出其强度。例如, 在现有的装置中,完全无法对应预定了倒装晶片封装(flip chip package)的发光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 要使用可见度滤波器,对于具有不均匀配光特性的发光元件,也能够 迅速并且高精度地测量其光量的测光装置。另外,其目的还在于:提 供一种还能够检测出全部方向的配光特性的测光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光学系统,未经株式会社光学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装置及摄像装置
- 下一篇:导航设备和方法、以及该导航设备和方法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