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用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5365.3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8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神保和子;川岛词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雅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81 | 分类号: | A61K8/81;A61K8/67;A61K8/39;A61Q19/00;A61Q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李炳爱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稳定性得到改善的化妆品等外用剂,特别是化妆水。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优异的触感和保湿性、洗涤后也保持湿润的保湿剂,在国际公开第2006/038724号小册子和日本特开2006-282539号公报中公开了下式(I)表示的氧化烯衍生物。
[化1]
Z-{O(AO)l(EO)m-(BO)nH}a (I)
(式中,Z表示除去具有3~9个羟基的化合物的羟基得到的残基;
AO表示碳原子数为3~4的氧亚烷基;
EO表示氧亚乙基;
BO表示碳原子数为4的氧亚烷基;
a表示3~9;
l、m和n分别是AO、EO和B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1≤l≤50,1≤m≤50和0.5≤n≤5;
AO和EO的重量比(AO/EO)为1/5~5/1;
AO和EO可以加成为无规状或嵌段状)
上式(I)的氧化烯衍生物带来清爽的触感而没有发粘感,因此适宜用作各种保湿用化妆品,特别是化妆水的基剂。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38724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387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含有上式(I)的氧化烯衍生物的化妆品等外用剂,特别是化妆水缺乏经时稳定性,如果反复暴露于气温的上升、下降的循环中,则有数天~十几天内变得不稳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化妆水的情况下,其透明性、外观的均匀性丧失,商品价值显著受损。
上述问题在香料与上式(I)的氧化烯衍生物共存的情况下显著。
因此,需要解决含有上式(I)的氧化烯衍生物、香料和水的化妆品等外用剂特有的上述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含有上式(I)的氧化烯衍生物、香料和水以及任意地维生素类的化妆品等外用剂的经时稳定性,对温度变化履历稳定的外用剂。特别是在上述外用剂为化妆品,特别是化妆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长期保持其透明性、外观均匀性。
本发明的目的由含有以下成分的外用剂达到:
(a)水性介质、
(b)下式(I)表示的至少一种氧化烯衍生物:
[化2]
Z-{O(AO)l(EO)m-(BO)nH}a (I)
(式中,Z表示除去具有3~9个羟基的化合物的羟基得到的残基;
AO表示碳原子数为3~4的氧亚烷基;
EO表示氧亚乙基;
BO表示碳原子数为4的氧亚烷基;
a表示3~9;
l、m和n分别是AO、EO和B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1≤l≤50,1≤m≤50和0.5≤n≤5;
AO和EO的重量比(AO/EO)为1/5~5/1;
AO和EO可以加成为无规状或嵌段状)、
(c)以外用剂的总重量为基准,6重量%以上的至少1种碳原子数为2~6的亚烷基二醇、和
(d)香料。
在上式(I)中,AO和EO可以加成为无规状,另外,优选AO为氧亚丙基。而且,在上式(I)中,优选具有羟基的上述化合物是甘油。
上述(c)碳原子数为2~6的亚烷基二醇优选为丁二醇。
本发明的外用剂也可进一步含有维生素E或其衍生物和/或维生素C或其衍生物。另外,本发明的外用剂优选含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外用剂为化妆品(化妆品组合物)或皮肤外用剂。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美容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角蛋白物质上涂布上述外用剂。
本发明可提供改善含有上式(I)的氧化烯衍生物、香料和水的化妆品等外用剂的经时稳定性,特别对温度变化履历稳定的外用剂。因此,本发明即使在受到温度变化的环境下,也可以长期保存含有上式(I)的氧化烯衍生物、香料和水的外用剂。特别是在上述外用剂为化妆水的情况下,可以长期保持其透明性、外观的均匀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外用剂必须含有(a)水性介质。作为水性介质,可以使用水、或者在常温(25℃)下和水具有混合性的有机溶剂(水混合性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
水也可以是矢车菊的水等芳香蒸馏水和/或维特尔(Vittel)的水、卢卡斯(Lucas)的水、理肤泉(La Roche Posay)的水等矿泉水和/或温泉水、和/或海洋深层水等海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雅公司,未经莱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5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