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3734.5 | 申请日: | 200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7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石塚阳介;高塚信辅;松本高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9/20 | 分类号: | G11B19/20;G1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支持盘电动机等的底盘的构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薄型的光盘装置中,为适应用途的多样化,正在推进装置的更加薄型·轻量化以及低成本化的开发。例如,在托盘(tray)上结合单元机构部,在托盘将盘搬入·搬出移动时该单元机构部一起移动,在如上构成的光盘装置中,正在对在该单元机构部内支持盘电动机和光拾取器等的底盘的进一步轻量化和低成本化进行研究。
作为记载在专利文献中的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例如有记载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12407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7-4866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00-357388号公报中的技术。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124071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特开2007-4866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构成,即将搭载有主轴电动机的底盘(基座)通过防震橡胶(防震部件)结合在托盘上,在特开2000-357388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构成,即在机构底盘和框体构架之间连接架设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缓冲部而在平面上成为一体化。
图8~图1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薄型的光盘装置100′的构成例。图8是表示光盘装置100′的表面侧(搭载有光盘的一侧)(+Z轴方向一侧)的平面结构,是除去顶盖以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将托盘6′从装置本体侧的底壳50′抽出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从光盘装置100′的背面侧(-Z轴方向一侧)看的托盘6′和底盘5′的结构图。图11是托盘6′和底盘5′的结合结构的剖面图。
在光盘装置100′中,在单元机构部的底盘5′上,搭载有光拾取器4′、拾取器移动机构、盘电动机3′(图8、图9),该底盘5′在A、B、C三个位置上通过防震件(减震器)与托盘6′结合(图8、图10、图11)。即,单元机构部通过构成其一部分的底盘5′,经由防震件(减震 器)与托盘6′结合。在图8、图9中,3a′是装载光盘的转盘,3b′是插入光盘(图中未表示)的中心孔夹紧该光盘的夹具,8′是连接在光拾取器4′和单元机构部上的电路基板(图中未表示)之间的柔性配线基板(FPC),50′是覆盖装置的背面侧(-Z轴方向侧)的底壳,51′是与托盘6′的侧端部的外侧可滑动地接合并随着该托盘6′的抽出移动和引入移动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轨道部件。底盘5′在A、B、C三个位置上通过图11所示的结构经由减震器与托盘6′结合。即,该底盘5′在A位置上通过作为防震件的减震器A11a与托盘6′结合(图11(a)),在C位置上通过作为防震件的减震器C11c与托盘6结合(图11(b)),并且,虽然图中没有表示,在B位置上通过与C位置相同的结构使底盘5′与托盘6′结合。在A位置,底盘5′通过减震器A11a被支撑在距离托盘面Sa高ha′的位置,并且,在托盘6′,在减震器A11a的周围,设置有向底盘5′方向突出的作为突起部的筋13a。在筋13a的前端面Ca和底盘5′之间形成距离ga′的间隙(图11(a))。在C位置上,底盘5′通过减震器C11c被支撑在距离托盘面Sc高度为hc′的位置。在该减震器C11c的周边部没有设置突起部(图11(b))。底盘5′例如通过厚度大约1.0×10-3m的钢板构成。并且,在底壳50′的内侧,在A、B、C三个位置上,底盖40′通过小螺钉30被固定在托盘6′侧,在该三个位置上,减震器分别通过该底盖40′的平面支撑其-Z轴方向侧的端面(减震器A11a的情况下是端面Aa′,减震器C11c的情况下是端面Ac′),通过托盘6′的平面支撑+Z轴方向侧的端面(减震器A11a的情况下是端面Ba′,减震器C11c的情况下是端面Bc′)。
并且,减震器分别例如由圆筒状的弹性部件(例如,丁基橡胶(butylrubber)等)构成,在形成于其外周上的沟(减震器A11a的情况下是沟Ga,减震器C11c的情况下是沟Gc)中接合有底盘5′,在其中心孔(减震器A11a的情况下是中心孔Pa,减震器C11c的情况下是中心孔Pc)内托盘6′的对应的减震器接合部被嵌入接合(在减震器A11a的中心孔Pa接合减震器接合部A12a,在减震器C11c的中心孔Pc接合减震器接合部C12c)。由此,底盘5′通过各防震件(减震器)与托盘6′结合。底盘5′,与各减震器结合的部分构成为具有开口部Fa、Fb、Fc(图10)凹状,对于各减震器外周的上述沟,从该开口部Fa、Fb、Fc 来组装底盘5′的该凹状部,由此,该底盘5′与减震器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7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