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集肤效应加热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3684.0 | 申请日: | 200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放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31江苏省无锡市华庄镇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效应 加热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在碳钢管内穿有耐高温绝缘电线的加热元件,尤其同时采用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原理。
背景技术:
专利ZL03220373X于2004年4月21日公告了“集肤效应伴热元件”文献,其提出了绝缘电线绝缘层采用氟塑料,提高绝缘耐温和导线表面镀锡或镀镍方案,但是其存在以下重要问题需解决:
1、绝缘电线与发热管如何电气连接?发热原理不清楚,发热材料不明确,是导线发热还是发热管发热?
2、发热管内壁多少厚度能通过电流?与那些因素有关?发热管表面是否带电?有无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有:
1、分析电气回路及发热原理,用什么发热材料作绝缘电线和发热管;
2、找到发热管内壁电流集肤规律,设计和确定发热管内壁电流通道的安全厚度;保证表面产生的漏电流、漏电压不会出现危险;
本发明专利是这样实现的:为了使电流集肤效应加热元件的发热管外表面安全不带电,电流仅在发热内表面流过,可在发热管中穿一根绝缘电线,其尾端与发热管尾端通过连接点可靠相连接,绝缘电线的首端和发热管首端分别接交流电源的相线和零线,施以交流电压交流,电流通过绝缘电线的线芯和发热管形成串联电回路。
由于绝缘电线线芯材质是铜,属非磁性材料,导磁率u=1;发热管材质是碳钢,属强磁性材料,导磁率u》1,在绝缘导线穿在发热管中形成串联电回路,于是:
绝缘电线阻抗Z1=r-j·XL;
发热管阻抗Z2=R+j·XC;
串联回路的阻抗
则该串联带回路的交流电流I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放,未经赵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崩解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肠泰胶囊制备新工艺和新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