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设备及该成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3613.0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朴光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G03G15/00;G03G13/00;G03G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鸿禧;安宇宏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及使用该成像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使用定影过程,在定影过程中,热和压力被施加到具 有被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打印介质上,以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定影性能直接 受到定影温度的影响。通常,当施加电源时,通过预热过程来升高定影温度, 基于定影温度来控制定影设备的加热操作,该定影温度根据操作环境(温度 和湿度)来设置。
当控制定影温度时将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如何合适地保持设备的内部温 度。如果穿过定影装置而被加热的打印介质被排放到该设备的外部,则该设 备内部的热也会被排出,从而会降低内部的温度。因此,与打印介质的排放 相关的打印速度对该设备的内部温度控制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现有技术,当该设备的内部温度升高时,打印速度降低,从而内部 温度被适当地保持。如果因为用户为打印操作设置的打印介质的宽度与实际 使用的打印介质的宽度不一致而导致先前设置的打印速度不合适,则该设备 的内部温度会升高,导致设备过热。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定影单元中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并基于由温度 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差来估计进入定影装置的打印介质的宽度。当由用户设置 的宽度(用户设置宽度)与实际使用的打印介质的宽度根据利用打印介质宽 度传感器检测的实际打印介质宽度不一致时,可改变打印速度。例如,当用 户设置宽度比实际使用的非标准打印介质的宽度宽时,减小预设的打印速度, 以使该设备的内部组件得到保护而免受在定影期间产生的过热影响。
当降低打印速度时,在使用非标准打印介质执行打印操作的同时,想要 快速打印操作的用户会不满意。当打印量不大时,即使使用非标准打印介质, 该设备也不会过热。然而,如果按照使用非标准打印介质的情况来设置打印 速度,则要求防止过热的用户的需求和降低打印速度的限制不会得到满足。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根据打印操作中打印量可改变非标准打印介质的打 印速度。即,在初始打印操作中提高打印速度,然后当打印量超过预设的打 印数量时再降低打印数量。当使用这种方法时,为了控制打印速度,关键在 于设置合适的打印量。但是,由于存在各种打印环境,所以通过防止过热难 以满足喜欢装置稳定的各种用户或者满足喜欢较快的打印速度的各种用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基于各种打印环境动态地设置打印速度的成像 设备以及一种该成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定影单元,设置 有定影加热器;温度检测器,用于根据定影单元的操作来检测定影单元的温 度变化;打印环境信息单元,用于提供打印环境信息;模糊推理单元,利用 关于由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的信息和所述打印环境信息,提供通过模糊推 理获得的打印速度设置信息;打印速度设置单元,基于所述打印速度设置信 息设置打印速度。
根据本教导的各方面,温度检测器包括用于检测加热辊的中间部分的温 度的主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加热辊的端部的温度的副温度传感器,该加热 辊由定影单元加热。
根据本教导的各方面,打印环境信息单元提供关于用于打印操作(打印 工作)的打印介质宽度和平均打印量的信息。
根据本教导的各方面,打印环境信息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打印介质的宽度 的打印介质宽度传感器。
根据本教导的各方面,打印环境信息单元包括利用由温度检测器检测的 温度来设置打印介质宽度的打印介质宽度设置单元。
根据本教导的各方面,打印环境信息单元包括:打印量存储单元,用于 存储当执行打印操作时的打印量;平均打印量计算单元,基于先前已经存储 的打印量来计算平均打印量。
根据本教导的各方面,平均打印量计算单元通过从先前已经存储的全部 打印量中选择打印信息来计算平均打印量,其中,打印信息包括近来执行的 打印量(先前打印工作的页数)。
根据本教导的各方面,模糊推理单元包括运算器,所述运算器用于根据 模糊控制规则来计算与平均打印量相关的隶属函数,其中,基于加热辊的中 间部分的温度、加热辊的端部温度、用于打印操作的打印介质的宽度和先前 已经存储的打印量来计算平均打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