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人工支台齿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3543.9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宏宗;周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C13/00;A61K6/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学堂;桑丽茹 |
地址: | 台湾省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人工 支台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牙用的人工支台齿,特别是涉及一种特别是指一种复合式人工支台齿。
背景技术
人工植牙是指牙医在病患最佳植牙处植入一根螺丝钉状的人工牙根(implant),再于人工牙根上组装有一个人工支台齿(abutment),而该人工支台齿露出于牙龈的部位则提供牙冠结合,结合后就完成人工植牙手术。人工植牙手术完成后得以增进病患口腔的咀嚼、言语功能,并可以恢复美观。
以往技艺中,该人工支台齿均采用金属材质(如钛合金…等)制作,但是因金属透光性不佳,会导致牙冠结合后,假牙中间处会有黑影的产生,虽然不会造成咀嚼、言语的功能,但是会影响美观的功能,据此,人工支台齿在制作上,借由陶瓷材料颜色与实际牙齿较为相近、且透光性较金属为佳的特性,因此,陶瓷材料已逐渐取代金属材质来制作人工支台齿。但是,以往以陶瓷材料来制成人工支台齿,其在实际使用上仍具有下述需马上改善的缺陷:
其一、在人工植牙手术的过程中,由于每颗牙齿植牙的空间有限(就植牙处邻牙间的距离),加上该人工支台齿需结合于该人工牙根(就人工支台齿底部的结合接口(interface)结合于人工牙根顶部的结合接口(interface)),因此,导致人工支台齿与人工牙根相接合的结合接口厚度受限,而此一个限制会使陶瓷制的人工支台齿在厚度不足情况下有断裂的问题产生。
其二、由于人工牙根是植入在人体齿槽骨部位,置换上并不容易,而以陶瓷材质所制成的人工支台齿,其硬度大于以金属材质所制成的人工牙根,因此,当该人工支台齿结合于人工牙根时,一旦组装或调整不当,该人工牙根会有磨损变形的可能性。
其三、由于该人工支台齿与人工牙根各自是以不同材质所制成,因此在制作上需考虑较多的制作条件,才能满足两者在结合上维持一定的结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人工支台齿,其主要避免人工支台齿底部的结合接口有断裂的可能性。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人工支台齿,其主要避免人工支台齿组装后,人工牙根会有磨损变形的可能性。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人工支台齿,其主要提高人工支台齿与人工牙根间的结合性。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复合式人工支台齿,包括一个本体,其特征在于:
该复合式人工支台齿还包括一个接口元件、以及一个连接件;该本体包括一个接口元件以及一个连接件,其中该本体是由陶瓷材质制成,该本体具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具有一个凸缘,以使通孔区分为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该接口元件是由金属材质制成,该接口元件具有一个卡掣部、一个结合接口、以及贯穿于该卡掣部与结合接口的穿孔,该卡掣部是卡置于该本体的第二通孔,并令该接口元件与本体间无法相对旋转,以及接口元件无法朝本体第一通孔移动;该连接件具有一个头部、一个外径小于该头部的身部、以及贯穿于该头部与身部的导孔,其中该头部位于该本体的第一通孔,且卡抵于该通孔的凸缘,该身部是插置于该接口元件的穿孔而不脱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接口元件能避免人工支台齿底部的结合接口有断裂的可能,并避免人工支台齿组装后,人工牙根会有磨损变形的可能,且能提高人工支台齿与人工牙根间的结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显示各构件组装前的型态;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剖面图,显示各构件纵向剖面的型态;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显示各构件组合后纵向剖面的型态;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显示该接口元件无法朝本体第一通孔移动的型态;
图5是图3线段V-V的剖面图,显示该接口元件与本体间无法相对旋转的型态;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剖面图,显示复合式人工牙根组装方式的纵向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显示该接口元件与本体间无法相对旋转的型态;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显示该接口元件无法朝本体第一通孔移动的型态;
图9是第8图的局部放大图,显示该接口元件无法朝本体第一通孔移动的型态;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显示该接口元件无法朝本体第一通孔移动的型态;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例的分解立体图,显示各构件组装前的型态;
图1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显示各构件组合后纵向剖面的型态;
图13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显示各构件组装前的型态;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钰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3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髋关节髋臼外衬
- 下一篇:环保型无纺针刺地毯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