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81480.3 申请日: 2008-02-17
公开(公告)号: CN101244183A 公开(公告)日: 2008-08-20
发明(设计)人: 王少玲;焦彦;陈为兵;陈秀娟;毕英秀;葛文惠 申请(专利权)人: 王少玲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分类号: A61K36/8945;A61P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800山东省日照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小儿 肠系膜 淋巴结 肿大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组方,尤其是一种治疗因病毒性感染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

背景技术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在7岁以下小儿好发,临床报道男孩多于女孩,以冬春季节多见,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并发。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在回肠末端和回盲部分布丰富,且小肠内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肠末端停留,肠内细菌和病毒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进入回盲部淋巴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前常有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躯症状,然后才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可发生腹泻或便秘,且发病早期即体温骤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中药组方,该组方具有清热凉血、消炎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药物选择防风、荆芥、川芎、板蓝根、丹皮、赤芍、白术、山药、佛手、元胡、炙甘草和白芍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其中:防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荆芥: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作用。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移蓝Isatis tinctoria L.,以根、叶入药。性味苦,寒。归肝、胃血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

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Sndr.的粗皮。性味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行瘀的作用。用于温毒发斑、吐,骨蒸劳热,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用于温毒发斑,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症瘕腹痛,痈肿疮疡。

白术: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的作用。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磺熏后,干燥。性味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

佛手: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切成薄片。性味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元胡:本品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和齿瓣延胡索的块茎。性味温,辛、苦。具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作用。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症瘕。炙甘草: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苦酸,凉。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用于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阴虚发热。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防风5-7份、荆芥5-7份、川芎5-7份、板蓝根11-13份、丹皮5-7份、赤芍5-7份、白术5-7份、山药5-7份、佛手5-7份、元胡5-7份、炙甘草5-7份、白芍5-7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少玲,未经王少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1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