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套保鲜植物技术制造的“保鲜树”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0978.8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富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富有 |
主分类号: | A41G1/00 | 分类号: | A4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套 保鲜 植物 技术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使用本人另一发明“保鲜植物”技术制作的树叶,配合专门改良的技术加工制作的例如羽状的椰子树,海枣树及扇形的棕榈科等南方雨林树种观赏工艺品的加工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上世纪后期国外已有“干燥花”或简称“干花”工艺制作的树叶,配合人造树干加工制作成为各种观赏工艺品树种。大约本世纪初,我国的一些高级宾馆及机场,先后引进了国外这些仿自然生长的热带雨林植物棕榈树、椰子树等大型工艺品树种。由于其观赏价值及丰厚的利润,国内陆续有人进行模仿制作。
无论国外产品或国内的仿制品,树叶部分共同的特点是加工处理不善,不但形态无法与原生植物比美:干花工艺制作的干燥树叶过于干燥或因吸水造成细菌感染、人为的颜色很快“退化”失去制作时的本来“面目”。
由于加工工艺复杂,背景技术难以对整棵树的加工处理,除极少数用加工好的树叶配套普通树干制造有限的观赏树外,一般使用任选的骨干框架外敷树皮的方法制作人造树干。
比较富有观赏价值的是人造棕榈树干(以下全部简称树干),一般例如椰子树等的人造树干也用它来替代,现在一般的制作方法是:用薄板材料组成的圆桶框架,框架内部依靠三、四根通长的钢筋组合支撑;圆桶框架上细下粗体现轻微的锥度,根据造型的需要可在一些部位处理成一定的弯曲度。另外也有用纤维制品浸渍树脂代替薄板的圆桶框架,无论选择何种材料,这种结构的共同点是框架表面相对比较光滑(缺陷)。
树干的圆桶框架外围先全部包裹一层山毛棕(简称棕毛),然后包扎上直接取材并截取根部的天然棕榈树皮。现有技术是大致按圆周径线对应的两片树皮用一道铁丝共同捆扎固定,交叉间隔顺序处理形成大致四条直线的上下排列结构,因为每一顺序的两片树皮只靠一道铁丝捆扎,自然捆扎的部位只好处理在片材的底部,加上为节约材料而采取上下比较稀疏的间隔成捆扎不够牢靠,日后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松动。
这些缺陷导致制作的成品“树”很容易遭到人为的破坏。例如广东机场进口的三十六株国外产品“棕榈树”,在机场开业的一个月内,竟然出现人手可及部位以下的树皮被拉脱,露出里边骨架结构的“奇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观赏树木的加工工艺,使得制作的成品可以与自然界真正的植物比美。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措施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套同步申报的专利《一种真正的“保鲜植物”及其制作方法》(专利申请号:200810080979.2)工艺制作的真正意义的“保鲜树”。包括利用保鲜植物加工技术直接对整树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利用该技术制作的“保鲜树叶”配合木质基座组成的树冠,与外围天然棕榈树皮完成制造过程的人造树干组合的产品,两种不同结构的“保鲜树”制作方法。
对整树直接加工制作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完全采用“保鲜植物”的制作工艺,对去掉根部并简单造型修剪的整棵树木进行化学处理,然后在底部随便处理加上稳定的底座就可以了。
分体组合保鲜树的树冠部分,是先制作一下部直径能够宽松地插入人造树干最上端钢筋园环的、上部为台阶形的木质基座,在各部分台阶按树叶选定规律排列钻孔,然后在孔洞中插入根部捆扎上一段钢筋的、完全按本人另一(同步申报的)专利《一种真正的“保鲜植物”及其制作方法》(专利申请号:200810080979.2)技术加工处理的整枝的树叶而成。
树干部分的内部框架中,主干的骨架是按不同部位需要的直径,以钢筋制作的圆铁环支撑起外围圆形,通过至少六条匀布的钢筋上下贯穿联结焊牢形成坚实的基础,配合外围不易因剪切松动散开的电焊铁丝网组成牢固的框架结构,能够承受例如运输过程等外力挤压可能造成的变形。
树干表面在全部包裹一层棕毛后,根据需要对采集到的天然棕榈树皮修剪定型加工,舍弃干枯残存的叶柄部分截取保留适宜的尺寸进行捆扎。与现有技术每(圆)周最多不过四片树皮不同,本发明是按圆周至少排布六片树皮的原则,捆扎时是每次只把一片树皮用一道塑料扎带扎紧,然后再捆扎下一片,每片树皮比上一片稍微偏下,形成自然的螺旋形捆扎到底的。外观排列是上下按呈现明显的六条直线或轻微倾斜的螺旋线。
由于树皮间距相对缩小,扎带就可以不是现有技术那样(用铁丝)扎在底部而是处理在腰部(图3),如此一来每片树皮实质上得到包括后来其他树皮的重复捆扎,每片至少可以得到三道重复捆绑,不言而喻这样的捆扎远比现有技术每两片树皮只得到一道铁丝捆扎的牢固程度超出数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富有,未经谢富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