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力供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0723.1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寿山;杨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良智;陈寿山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美国加州核***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电力供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力供应装置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太阳能电力 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按,地球的石油资源有限,随着原油价格的暴涨,使得物品的价格亦 相对提高,人们不仅面临原油短缺的情形,其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 是不可计量,只有积极发展替代能源,才能避免能源危机。而以风力、水 力及太阳能等来作为发电的方式,不仅环保、节省石油能源的消耗,且这 些自然能源的取得可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近年来有相当多利用太阳能来发电的装置被研发出来,例如, 在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03357号专利中,公开一种自动追阳式太阳能 板架设装置,以应用由支架单元、集光板、均温板、电源转换单元及电力 蓄存单元所组成的太阳能集收单元架设于预设位置;该架设装置包括:复 数支撑架,一端固设于上述预设位置,另端利用一万向轴单元与上述支架 单元一端面结合;复数光感应器,固设于上述支架单元的一端面,以随时 感测太阳方向及角度;及一压力输出单元,利用管件与上述各支撑架连结; 上述的压力输出单元,根据复数光感应器感测的太阳方向及角度,自动调 整输出至各支撑架的动力,调整各支撑架上、下的纵向变化,并搭配各支 撑架与太阳能集收单元的万向轴单元产生角度改变,而自动光感应调整太 阳能集光单元保持向阳状态以吸收光热能源转换。
然而,设置于太阳能板中的太阳能吸收芯片,其对太阳光转换成电能 具有电流的饱和效应限制,故即使一片太阳能板可随时调整其角度而一直 对准太阳光,仍无法完全对超饱和强度的太阳光作最佳转换,亦即其对超 饱和强度太阳光的有效充分的完全转换并不理想,以致浪费许多超饱和强 度太阳光,无法使太阳能板发挥最佳的利用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太阳能电力供应装置,以多片太 阳能板轮流吸收太阳光来达到最佳的光能吸收利用效果,以提升太阳能装 置的供电效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马达带动自转的太阳能电力供应装 置,以使本发明中的各片太阳能板藉由马达的带动而轮流吸收太阳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力供应装置,其包括有:
一太阳能板组;
一传动机构,经由一连结结构连结于该太阳能板组及一旋转外轴;
一马达,用以驱动该传动机构转动,并经由该连结结构使该太阳能板 组转动;
一连接单元,用以将该太阳能板组所产生的电力供应至一导线组。
所述的太阳能电力供应装置,其中该旋转外轴为中空管状且为该太阳 能板组所屏蔽,该旋转外轴经由该连结结构连结于该太阳能板组并随着该 太阳能板组的旋转而转动;一固定内轴,为中空管状,设置于该旋转外轴 的内部空间中,该固定内轴的外环面和该旋转外轴的内环面之间具有一预 留空间,该固定内轴固定不转动。
所述的太阳能电力供应装置,其中该太阳能板组包括有至少三片太阳 能板,各片太阳能板两两相邻配置,并以一中心轴线为中心呈一斜角度相 邻配置,而构成一锥状太阳能板组。
所述的太阳能电力供应装置,其中各片太阳能板相邻的侧边之间分别 向外凸伸出有一预定长度的翼片,以增加该太阳能板组的受风面积并使该 太阳能板组在受风力时产生旋转。
所述的太阳能电力供应装置,其中该太阳能板组的顶端开设有一通风 口并设置有一透气盖,该透气盖位于该通风口上方邻近位置并用以遮雨以 使该通风口可透气。
所述的太阳能电力供应装置,其中该马达经由导线连接于该太阳能板 组,由该太阳能板组所产生的电力供应电力至该马达。
所述的太阳能电力供应装置,其中该连接单元包括一旋转电路板,设 置于该太阳能板组的内部空间中且邻近于该太阳能板组的顶端,该固定内 轴的顶部向上凸伸出于该旋转外轴的顶部一预定距离,该固定内轴的顶面 设置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的顶面设置有一呈中空管状的延伸轴,该固定 板开设有一开孔,该开孔的位置恰对应于该固定内轴的顶端的开口和该延 伸轴的底端的开口,该延伸轴的顶端设置有一固定电路板,该固定电路板 和该旋转电路板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该旋转电路板和该太阳能板组之间 连接有一第一导线组,该旋转电路板和该固定电路板之间连接有一对导电 接触片,该第一导线组连接于该对导电接触片,该固定电路板的底面连接 有一第二导线组,该第二导线组连接于该对导电接触片和一太阳能板控制 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良智;陈寿山,未经杨良智;陈寿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