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婴儿秋千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0507.7 | 申请日: | 200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柯蒂斯·哈动斯坦;乔治·赛乐斯;亚当·贝尔若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08 | 分类号: | A47D1/08;A47D1/02;A47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秋千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儿秋千,尤其涉及一种壳型婴儿秋千座椅。
背景技术
护幼员普遍使用婴儿秋千去抚慰婴儿。婴儿秋千基本上包括一个婴儿秋千座椅,该婴儿秋千座椅藉由一个架体支撑以将婴儿乘坐定位于该架体内,该架体可使得该婴儿秋千座椅在前后或者两侧摇摆。
婴儿秋千中,采用壳型座椅比布围式座椅(指侧壁及靠背均由布料围成)易清洁,舒适度更好、更耐用。然而壳型婴儿秋千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体积大,运输不方便、成本高。现有技术中的壳型婴儿秋千座椅体积比较大而且笨重,即使将婴儿秋千拆开成散件运输,他们的体积也仍然比较大,拆装不方便,而储藏和运输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不使用状态可收合的壳型婴儿秋千座椅,以减小包装体积,降低储藏和运输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婴儿秋千座椅,包括一底座、一靠背、与底座及靠背相连接的二个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所述靠背、所述侧壁在婴儿秋千座椅底端共同界定出一供婴儿座入的凹位,所述凹位包括所述底座的后部、所述靠背的底部、所述侧壁的底部;凹位以外的婴儿秋千座椅其它部分定义为本体,当婴儿秋千座椅处于不使用状态时,所述凹位可以置于本体之内。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位通过至少一铰链和至少一锁定件连接于所述本体;当婴儿秋千座椅处于不使用状态时,所述凹位通过铰链旋入本体之内;当婴儿秋千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凹位通过铰链旋出,并通过锁定件与本体锁固为一体。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设置于靠背之反面,所述锁定件设置于底座和二侧壁处。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位外边缘具有第一台阶,所述本体内边缘具有第二台阶,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互相配合,以便限制凹位只能向本体内转动,不能向本体外转动。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凹位外边缘处的勾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内边缘处与所述勾部相对应的孔位,所述勾部与孔位扣接而将凹位与本体锁固为一体。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位在与所述本体连接的边缘,设置有一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限制所述凹位向本体外转动。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系置于靠近铰链处。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是设置在所述凹位反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具有一抵接端,当所述凹位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限位块之所述抵接端抵接所述本体。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是设置在所述本体反面的限位块,限位块具有一抵接端,当所述凹位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块抵接所述凹位反面。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反面的第一限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凹位反面的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均具有一抵接端,当所述凹位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限位块之抵接端与第二限位块之抵接端抵接。
婴儿秋千座椅,所述凹位向婴儿秋千座椅顶端延伸并在婴儿秋千座椅的边缘形成向外弯折的外缘,所述外缘的形状为一个椭圆环。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位的外边缘大于所述本体的内边缘,以便限制凹位只能向本体内转动,不能向本体外转动。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婴儿秋千座椅,包括一底座、一靠背、与底座及靠背相连接的二个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所述靠背、所述侧壁在婴儿秋千座椅底端共同界定出供婴儿座入的凹位,所述凹位包括所述底座的后部、所述靠背的底部、所述侧壁的底部;所述凹位以外的婴儿秋千座椅其它部分定义为本体,所述凹位与所述本体通过可弹性变形的弹性材料连接;当婴儿秋千座椅处于不使用状态时,所述凹位可以通过与本体连接处的弹性变形置入本体之内。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位与所述本体是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的零件,并且在所述凹位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开口,以减小向所述本体内置入所述凹位时的阻力。
婴儿秋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于凹部与本体二侧的连接处。
婴儿秋千座椅,所述凹位向婴儿秋千座椅顶端延伸并在婴儿秋千座椅的边缘形成向外弯折的外缘,所述外缘的形状为一个椭圆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釜恒温冷冻装置
- 下一篇:特高压单相自耦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