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烧烫伤的药膏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0062.2 | 申请日: | 200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爱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739 | 分类号: | A61K36/739;A61K9/06;A61P17/02;A61K31/045;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200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烫伤 药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剂。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意外伤,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根据伤的轻重,西医学上将烧烫伤划分为4度,伤表皮者为1度,伤真皮者为2度,伤肌肉脸膜者为3度,伤筋骨及内脏者为4度。目前,治疗烧烫伤机构及治疗烧烫伤药物众多,1度烧烫伤患者涂抹现有烧烫伤药物后会有一定的疗效,虽然在治疗方式方法上各有所长,可是遇到二度以上的烧烫伤患者,通过现有药物治疗效果普遍不好,通常还会留下疤痕,只有通过植皮来治疗,但普遍存在疗程长、费用高,留疤痕和愈后皮色异常等问题;或者药物配方中不是纯中药,而是中革药、化工原料混合使用,在制备过程中,都要将多种中药成份置于锅中,高温加热反复搅拌,有的成份还要碳化处理,使某些中药材的部分功效丧失,给患者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针对二度和三度烧烫伤的中药膏剂。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治疗烧烫伤的药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红花 25—30份 五倍子 15—20份 地榆 30—35份
乳香 15—20份 没药 15—20份 冰片 10—15份。
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各原料的优化重量配比是:
红花25—30份 五倍子 15—20份 地榆 30—35份
乳香15—20份 没药 15—20份 冰片 10—15份。
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其制作方法为:将红花、五倍子、地榆、乳香、没药、冰片加工成200目细粉备用,再加凡士林拌匀成稠糊状,即为药膏。
药理分析:
红花:性温,味辛;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五倍子:性味与归经: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功能与主治: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地榆:性微寒,味苦、酸、涩;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爱伦堡没药树的胶树脂,性味归经:苦,辛,平;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冰片: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烃;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
烧烫伤的损害除了高温直接造成的局部组织细胞损害,还有机体的各种反映所致的损害。本方采用红花通经络,五倍子和地榆止血,乳香和没药能散血去瘀,消肿止痛,冰片芳香走窜,渗透作用强,可率诸药直达病所,诸药共用能达到止血凉血、止渗出液、收敛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排毒抗病菌、防止感染的功效。
与现有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相比,本发明采用纯中药治疗烧烫伤,愈后不留疤痕,不需植皮的情况下,用药后伤口很快结痂并自行脱落,疗期短,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用于治疗3度烧烫伤)
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红花 30份 五倍子 20份 地榆 35份
乳香 20份 没药 20份 冰片 12份。
将红花、五倍子、地榆、乳香、没药、冰片加工成200目细粉备用,再加凡士林拌匀成稠糊状,即为药膏。治疗时,先用水将伤口冲洗干净,将泡刺破后不需去皮,待渗出液体后将调好的药膏均匀的涂于伤口上,药膏厚度约1.5cm,采用暴露疗法,不需包扎,每日换药两次,结痂后隔天换药。
实施例2:(用于治疗2度烧烫伤)
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红花 28份 五倍子 18份 地榆 32份
乳香 18份 没药 18份 冰片 10份。
将红花、五倍子、地榆、乳香、没药、冰片加工成200目细粉,加凡士林调匀后做成药膏备用,治疗时,先用水将伤口冲洗干净,将调好的药膏均匀的涂于伤口上,药膏厚度约1cm,不需包扎,每日换药1次,结痂后隔天换药。
使用本药膏治疗二度和三度烧烫伤患者共120例,其中有效117例,有效率占98%,治愈108例,治愈率占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玲,未经王爱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