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9969.7 | 申请日: | 200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中和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48;A61P1/1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46200山西省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腹泻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的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腹泻大多因为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甚至排出水样物。对于病程长的患儿,则为顽固性腹泻,为常见多发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明显疗效的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党参 8~12 茯苓 8~10
炒白术 6~8 炒山药 8~10
焦山楂 8~12 焦神曲 10~12
车前子 8~10 石榴皮 4~6
乌梅 4~6 炙甘草 1~3。
所述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比为:
党参 9~10 茯苓 8~9
炒白术 6~7 炒山药 8~9
焦山楂 9~10 焦神曲 10~12
车前子 8~9 石榴皮 4~5
乌梅 4~5 炙甘草 1~2。
上述各组份的药物可以制成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等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上述各种药物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60℃)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临床上应用本发明药物胶囊剂治疗小儿腹泻200例,有效200例,有效率100%,治愈196例,治愈率98%。
本发明药物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确切效果与快速治愈的特点,无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对于降低小儿腹泻发病率,提高小儿健康,实现优生优育具有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党参120g、茯苓100g、炒白术80g、炒山药100g、焦山楂120g、焦神曲120g、车前子100g、石榴皮60g、乌梅60g、炙甘草30g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5Kg,煎煮1小时,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60℃)的稠膏,于60℃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以上产品用于治疗急性小儿腹泻效果较好。
实施例2:
取党参80g、茯苓80g、炒白术60g、炒山药80g、焦山楂80g、焦神曲100g、车前子80g、石榴皮40g、乌梅40g、炙甘草10g混合均匀,加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5Kg,煎煮1小时,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60℃)的稠膏,于60℃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以上产品用于治疗慢性小儿腹泻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中和,未经王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