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溢流式脉冲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9385.X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富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富儒 |
主分类号: | E03C1/298 | 分类号: | E03C1/29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8300山西省怀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脉冲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溢流式脉冲阀,具体涉及一种单向封堵装置,适于卫生洁具或下水道上使用,属于流体密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公开号为CN1916302,申请号为CN200610126894.4公开了一种脉冲式排污阀,实践中发现泄放管模制成形时其封闭段内侧有时存在弥散性气坑,使两侧不能紧密贴住;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人们有时往便器中倾倒一些生活用水,这时可能混有铁屑或被永磁铁吸引的东西,这些可导致永磁挤夹装置封闭不严而漏水;尽管较薄的叠折定型的泄放管底部具有一定程度气相封堵功能,但当间隙较大时仍能透气,从而使排水管路中的臭气返到室内,同时,有些情况下出现非冲水的情况下自行开启阀口,导致排污物不能全部排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溢流式脉冲阀,实现漏水时而不透气,液体通过时不会发生溅起,且在不冲水的情况下不会自行打开阀体密封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溢流式脉冲阀,主要包括一个泄放管、位于泄放管中部位置的兜架和置于兜架内的永磁挤夹装置,永磁挤夹装置由至少3对异极永磁铁组成,永磁挤夹装置中至少有一对异极永磁铁比其他异极永磁铁的吸力强,且在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相应部位的下部有导流短隙。
上述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可以为比其他异极永磁铁或高;或厚;或一块厚,另一块薄;或磁吸系数大;或再增加至少一块;或以上情况兼而有之。
上述导流短隙可以为在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的下部,且在泄放管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凸棱。
上述导流短隙可以为在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的下部,且在泄放管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凹槽。
上述导流短隙还可以为在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的下部位置设置有凸台,或设置有豁口。
上述导流短隙还可以为在位于两侧的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的外侧位置,且在泄放管上设置有定型叠折。
上述定型叠折的位置在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外侧的上部,或下部,或兼而有之。
本发明溢流式脉冲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不溅水、使用方便、用水量小、节能减排:由于本发明中永磁挤夹装置由至少3对异极永磁铁组成,主要包括一个泄放管、位于泄放管中部位置的兜架和置于兜架内的永磁挤夹装置,永磁挤夹装置由至少3对异极永磁铁组成,永磁挤夹装置中至少有一对异极永磁铁比其他异极永磁铁的吸力强,且在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相应部位的下方有导流短隙,排泄物排放后,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先吸合,其他位置永磁铁后吸合,错开同时吸合从而使永磁挤夹装置往回吸合过程中溅水情况几乎没有,由于本发明的排泄物可直接排入直立下水管路,冲洗本发明溅式磁控脉冲阀只需1-2升水即可,这样每次用水量较少,从而节能减排。
2、且在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相应部位的下方有导流短隙,当泄放管中存入一定的排放物时,在重力作用下,会将永磁挤夹装置的异极永磁铁的上部挤开一定角度,通过导流短隙的位置合大小,可自行调节存水高度,控制排放物的重量,在不超过设定值前不会开启永磁挤夹装置,不会排放,当超过设定值时,可以从导流短隙中排放液体,当有冲水时,将打开永磁挤夹装置,大量液体合排放物将从泄放管中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溢流式脉冲阀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左视全剖视;
图3为本发明溢流式脉冲阀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溢流式脉冲阀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溢流式脉冲阀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溢流式脉冲阀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泄放管,2为永磁挤夹装置,3为兜架,4为异极永磁铁,5为导流短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溢流式脉冲阀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一个泄放管1、位于泄放管1中部位置的兜架3和置于兜架3内的永磁挤夹装置2,永磁挤夹装置2由3对异极永磁铁4组成,永磁挤夹装置2中有中间一对异极永磁铁4比其他异极永磁铁4的吸力强,中间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4的结构比其他异极永磁铁4更高更宽,且在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4相应部位的下部有导流短隙5,导流短隙5的结构为:在中间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4的下部,且在泄放管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对凹槽。
图3为本发明溢流式脉冲阀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流短隙5的结构为:在中间吸力强的异极永磁铁4的下部,且在泄放管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凸棱。其他结构与图1和图2所述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富儒,未经魏富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9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度分散的金属催化剂
- 下一篇:生物认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