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开关电源中产生移相脉宽调制脉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5877.1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2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H03K7/08 | 分类号: | H03K7/0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开关电源 产生 脉宽调制 脉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字控制的开关电源,具体公开了一种数控开关电源中产生移相脉宽调制脉冲的方法。设置甲、乙两个比较器,两个比较器的负端分别连接到一个计数器的输出端,并设置计数器循环计数,计数值C先从计数上限值C max递减计数至0,再由0递增计数至C max;再启动计数器,计算出比较值X、比较值Y,将其同步分别送入甲、乙两个比较器的正端。本发明通过公式产生比较值与递减、递增的计数值来比较,控制输出脉冲的高低电平,解决了数控系统中产生移相PWM脉冲的方法中需要大容量存储器的问题,可产生0~180°可调移相角的PWM脉冲,且PWM脉冲由比较器直接产生,控制迅速,电路结构简单,硬件少,不需要占用中央处理器的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控制的开关电源,具体涉及一种数控开关电源中产生移相脉宽调制脉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中广泛使用了移相控制的方法,早期模拟控制的开关电源都使用专用的控制芯片,这种专用控制芯片自身可以产生移相的脉宽调制脉冲(以下简称PWM脉冲)。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将数控芯片引入了开关电源的控制领域,但是如何产生0~180°移相脉宽调制脉冲(PWM脉冲),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王聪、吴宏杰、魏伟华在《电力电子技术》2000年第6期中,所著文章“用于DC/DC全桥变换器的全数字式PWM控制器”中,公开了一种在数控系统中产生移相PWM脉冲的方法。该方法将与0~180°范围内各种移相角相对应的波形数据存储在随机存储器(EPROM)内,开关电源工作时,中央处理器根据输出电压电流的变化计算出需要的移相角,然后通过查询的方式从EPROM内读出相对应的波形数据,再根据读出的数据产生移相PWM波。
这样的控制方式,首先需要一个大容量的随机存储器,存储各种移相角对应的波形数据;其次产生PWM波时,需要中央处理器承担所有的工作,占用了中央处理器很大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现有数控系统中产生移相PWM脉冲的方法中需要大容量存储器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控开关电源中产生移相脉冲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产生0~180°可调移相角的PWM脉冲而无需大容量存储器。
本方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控开关电源中产生移相脉宽调制脉冲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a)设置甲、乙两个比较器,每个比较器各有正端、负端两个输入端,当甲、乙比较器正端输入大于负端输入时,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b)将甲、乙两个比较器的负端分别连接到一个计数器的输出端,并设置计数器循环计数,计数器单个工作周期T内的计数过程为:计数值C先从计数上限值Cmax递减计数至0,再由0递增计数至Cmax;
c)启动计数器,并由中央处理器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出比较值X、比较值Y,将比较值X、比较值Y同步分别送入甲、乙两个比较器的正端:
比较值
比较值
式中,θ为所需的两个脉冲的移相角,单位为°,取值范围为0~180°;k为周期数,取0,1,2,3...;
d)分别从比较器甲和比较器乙的输出端获取PWM脉冲甲、PWM脉冲乙,则PWM脉冲甲和PWM脉冲乙为具有移相角为θ的一组移相脉宽调制脉冲。
上述计数方案中Cmax设置为T×f/2的取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公式产生比较值与递减、递增的计数值来比较,控制输出脉冲的高低电平,解决了数控系统中产生移相PWM脉冲的方法中需要大容量存储器的问题,可产生0~180°可调移相角的PWM脉冲,且PWM脉冲由比较器直接产生,控制迅速,电路结构简单,硬件少,不需要占用中央处理器的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58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战斗部流体装药调整结构
- 下一篇:箭弹发射器筒体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