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套管后自动弹开的管状血管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4337.1 | 申请日: | 200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星 |
主分类号: | A61F2/88 | 分类号: | A61F2/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5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动弹 管状 血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血管支架都是篮球网状(简称球网式支架),先收缩成直径很小的状态,送到血管的待治疗部位后再撑开成网状管道,用以支撑和扩展血管。这种球网式支架结构复杂、技术要求十分精细、价格昂贵,并且难以做得直径很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套管套住一根柔性易弯的可自动弹开的“支架源”,将其送入血管内,当该支架源达到血管的待治疗部位后,从套管中推出后自动弹开,形成血管支架。支架源有两类,一类是一根弹性丝形成的螺线管形血管支架,另一类是遇水后会膨胀且产生弹力的膨胀管血管支架。
弹性丝形成的螺线管形血管支架。该弹性丝1具有弹性,将其预制成一个螺线管形弹簧,也就是说,该弹性丝在无外力状态下是一个螺线管形弹簧,用于它的套管也具有弹性(称弹簧套管2),与弹性丝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该弹性丝套入弹簧套管后,两者合成的“套管弹性丝”是直的,当该套管弹性丝的头部到达血管的待治疗部位时,弹性丝被推出套管外,在调整工具的修正下,弹性丝又形成了螺线管形弹簧,成为螺线管形血管支架6。
膨胀管血管支架。某些有机材料遇水后会膨胀且产生弹力(比如说遇水膨胀橡胶、塑料),用这种材料做成遇水膨胀定型血管(简称膨胀管)。膨胀管壁在遇水膨胀前是一层很薄很软的膜,称膨胀管膜,将折叠压缩后的膨胀管膜8塞入柔性小套管7中密封,当该柔性膨胀管膜到达血管的待治疗部位时,被推出小套管外,与血液中的水分接触后,该柔性膜变成了有弹力并稍厚一些的管壁,(在扩展器的帮助下)使该膨胀管撑开,变成了有弹力管道,成为膨胀管血管支架9。
附图说明:
图1—弹性丝形成的螺线管形血管支架示意图。1—弹性丝;2—弹簧套管;3—圆套管;4—定位卡;5—搭接口;6—螺线管形血管支架;
图2—膨胀管血管。7—柔性小套管;8—折叠压缩后的膨胀管膜;9—膨胀管血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弹性丝形成的螺线管形血管支架。该弹性丝1为一根具有弹性的扁金属丝,象一根很长的扁面条,先预制成一个螺线管形弹簧,也就是说,该弹性扁金属丝在无外力状态下是一个螺线管形弹簧,用于它的套管也具有弹性(称弹簧套管2),与金属丝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该金属丝套入弹簧套管后,两者合成的“套管金属丝”是直的,当该套管金属丝的头部到达血管的待治疗部位时,金属丝被推出套管外,在调整工具的修正下,金属丝又形成了螺线管形弹簧,成为螺线管形血管支架6。螺线管的相邻两圈之间有一个定位卡4,固定螺线管的直径。因为在套管金属丝形成螺线管形弹簧的过程中,螺线管形弹簧与套管金属丝之间会产生旋转,不应该让弹簧旋转,所以只好让套管金属丝旋转,为了不让套管金属丝的旋转磨蹭血管壁,所以又在套管金属丝外面加套一个圆套管3,让套管金属丝在圆套管中旋转。为了减少旋转,预先象拧麻花式的,根据螺线管圈数,将长条的套管金属丝拧成相应圈数的麻花,这样,在形成螺线管形弹簧时,可以实现减少旋转次数的目标。
实施例2:对于需要扩展血管的患者,只需要用螺线管形血管支架将血管直径撑大一些就可以了,但是对于血管瘤患者,是要用一根人造血管插入血管瘤中,让血液不压迫血管瘤,目前采用的是覆膜式支架(这实际上是一根人造血管)。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要求形成一根不漏的管道,所以要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方案一是将螺线管相邻的两圈之间相互搭接(形成搭接口5),防止泄漏,就象浴室中连接莲蓬头的螺线形软管一样。方案二是在螺线管形血管支架内壁贴一层膜。
实施例3:膨胀管血管支架。某些有机材料遇水后会膨胀且产生弹力(比如说遇水膨胀橡胶、塑料),用这种材料做成遇水膨胀定型血管(简称膨胀管)。膨胀管壁在遇水膨胀前是一层很薄很软的膜,称膨胀管膜,将折叠压缩后的膨胀管膜8塞入柔性小套管7中密封,当该柔性膨胀管膜到达血管的待治疗部位时,被推出小套管外,与血液中的水分接触后,该柔性膜变成了有弹力并稍厚一些的管壁,(在扩展器的帮助下)使该膨胀管撑开,变成了有弹力管道,成为膨胀管血管支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星,未经陈启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4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香薰木珠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可可味花生制品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