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结Tb0.2Pr0.8 (Fe0.4Co0.6)1.93-xCx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3766.7 | 申请日: | 200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飞;江民红;赵家成;成钢;周怀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0/00 | 分类号: | C22C30/00;C22C1/02;B22F3/1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4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tb sub 0.2 pr 0.8 fe 0.4 co 0.6 1.93 合金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具体是一种粘结Tb0.2Pr0.8(Fe0.4Co0.6)1.93-xCx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15型立方Laves相化合物RFe2(R为稀土元素)材料,如Tb0.27Dy0.73Fe2(Terfenol-D)合金,作为磁致伸缩材料在声学变换器、传感器、致动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尖端技术和军事技术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产业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工艺研究已基本完成,应用开发趋于成熟,开始向商品化的阶段过渡,现已开发出上千种应用器件,仅美国申请相关专利就有一百多项。我国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上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果,理论研究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但在规模化生产、产品应用与开发等方面与国外仍有明显差距。
单离子模型表明在0K时Pr3+离子产生的磁致伸缩比Tb3+、Dy3+离子产生的磁致伸缩要大。由于Pr比Tb、Dy便宜的多,故含Pr量高的磁致伸缩合金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许多研究者都把目光聚集到制备(R,Pr)Fe2化合物和研究(R,Pr)Fe2化合物的磁致伸缩性能。但是当Pr含量超过25at.%,很难合成具有Laves相的单相的磁致伸缩合金。添加Co,有利于1:2相化合物形成,Tb0.2Pr0.8(Fe0.4Co0.6)1.9合金的内禀磁致伸缩λ111高达2370ppm,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其中有少量的1:3相存在,对磁致伸缩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磁致伸缩性能的粘结Tb0.2Pr0.8(Fe0.4Co0.6)1.93-xCx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Tb0.2Pr0.8(Fe0.4Co0.6)1.93-x合金中有少量的1∶3相存在,对磁致伸缩不利,研究表明,添加B可进一步抑制1∶3相,同时含B合金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较低的磁晶各向异性和较大的磁致伸缩性能。由于C和B有相似的化学特性,且C的原子半径比B小,成本比B低。所以本发明选用非金属元素C添加到Tb0.2Pr0.8(Fe0.4Co0.6)1.93合金中,制备Tb0.2Pr0.8(Fe0.4Co0.6)1.93-xCx合金,并采用粘结法制备粘结Tb0.2Pr0.8(Fe0.4Co0.6)1.93-xCx致伸缩材料。
本发明粘结Tb0.2Pr0.8(Fe0.4Co0.6)1.93-xCx合金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Tb0.2Pr0.8(Fe0.4Co0.6)1.93-xCx(x≤0.30) 88~96%
环氧树脂(不含固化剂) 4~12%
上述原料经均匀混合后,再均匀混入占环氧树脂总质量的13~15%的固化剂,在模具中压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3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