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70064.3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以农;郑玲;冀杰;王坚;赵树恩;董益亮;李红军;张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5/04 | 分类号: | B60G15/04;B60G1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刚度 悬架 弹簧 装置 | ||
1.一种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包括弹簧上支座(1)、螺旋弹簧(5)、弹簧下支座(10)和减振缓冲器(11),其特征是:
所述螺旋弹簧(5)上端与弹簧上支座(1)连接,其下端与弹簧下支座(10)连接,所述减振缓冲器(11)安装在螺旋弹簧(5)内部,减振缓冲器(11)的上端与弹簧上支座(1)连接,下端与弹簧下支座(10)连接,减振缓冲器(11)利用永久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实时调节悬架弹簧装置的刚度特性;
所述减振缓冲器(11)的结构形式为上支座式,它由上支座磁环(2)、上导向杆(3)、套筒上磁环(4)和导向杆套筒(6)组成,所述上导向杆(3)的下端置于导向杆套筒(6)内部,上导向杆(3)的上端与所述弹簧上支座(1)固定连接,导向杆套筒(6)的下端与所述弹簧下支座(10)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上磁环(4)和上支座磁环(2)采用同极相邻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导向杆套筒(6)的上端和弹簧上支座(1)的下部,即采用磁环N极-N极或者是S极-S极的方式安装,导向杆套筒(6)上的套筒上磁环(4)沿着上导向杆(3)的方向上下运动使悬架弹簧装置具有变刚度特性。
2.一种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包括弹簧上支座(1)、螺旋弹簧(5)、弹簧下支座(10)和减振缓冲器(11),其特征是:
所述螺旋弹簧(5)上端与弹簧上支座(1)连接,其下端与弹簧下支座(10)连接,所述减振缓冲器(11)安装在螺旋弹簧(5)内部,减振缓冲器(11)的上端与弹簧上支座(1)连接,下端与弹簧下支座(10)连接,减振缓冲器(11)利用永久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实时调节悬架弹簧装置的刚度特性;
所述减振缓冲器(11)的结构形式为下支座式,它由导向杆套筒(6)、套筒下磁环(7)、下导向杆(8)和下支座磁环(9)组成,所述下导向杆(8)的下端置入导向杆套筒(6)内部,下导向杆(8)的下端与所述弹簧下支座(10)固定连接,导向杆套筒(6)的上端与所述弹簧上支座(1)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下磁环(7)和下支座磁环(9)采用同极相邻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导向杆套筒(6)的下端和弹簧下支座(10)的上部,即采用磁环N极-N极或者是S极-S极的方式安装,导向杆套筒(6)上的套筒下磁环(7)沿着下导向杆(8)的方向上下运动使悬架弹簧装置具有变刚度特性。
3.一种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包括弹簧上支座(1)、螺旋弹簧(5)、弹簧下支座(10)和减振缓冲器(11),其特征是:
所述螺旋弹簧(5)上端与弹簧上支座(1)连接,其下端与弹簧下支座(10)连接,所述减振缓冲器(11)安装在螺旋弹簧(5)内部,减振缓冲器(11)的上端与弹簧上支座(1)连接,下端与弹簧下支座(10)连接,减振缓冲器(11)利用永久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实时调节悬架弹簧装置的刚度特性;
所述减振缓冲器(11)的结构形式为双向式,它由上支座磁环(2)、上导向杆(3)、套筒上磁环(4)、导向杆套筒(6)、套筒下磁环(7)、下导向杆(8)和下支座磁环(9)组成,所述上导向杆(3)的上端部与所述弹簧上支座(1)固定连接,上导向杆(3)下端置于导向杆套筒(6)的上端部;所述下导向杆(8)的下端部与所述弹簧下支座(10)固定连接,下导向杆(8)的上端部置于导向杆套筒(6)的下端部;所述上支座磁环(2)和套筒上磁环(4)采用同极相邻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弹簧上支座(1)的下部和导向杆套筒(6)的上端,所述下支座磁环(9)和套筒下磁环(7)同样采用同极相邻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弹簧下支座(10)的上部和导向杆套筒(6)的下端,而套筒上磁环(4)和套筒下磁环(7)之间则按照异极相邻的方式安装,即减振缓冲器(11)中的所述磁环其磁极由上到下按照N-N-S-S或者是S-S-N-N的方式安装,导向杆套筒(6)上的套筒上磁环(4)和套筒下磁环(7)沿着上导向杆(3)和下导向杆(8)的方向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环的圆盘直径小于螺旋弹簧的弹簧内径;
所述上支座式和下支座式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中的导向杆长度小于导向杆套筒内筒的长度;
所述双向式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中的上、下导向杆的长度之和小于导向杆套筒内筒的长度;
所述上支座式和下支座式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中的减振缓冲器磁环在自由状态时的间距小于螺旋弹簧的最大变形量;
所述双向式磁性变刚度悬架弹簧装置中的减振缓冲器两对磁环在自由状态时的间距之和小于螺旋弹簧的最大变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00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取代-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肌肉硬度疼痛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