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外隔热输水管网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9586.1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洁;李百战;景胜蓝;李楠;齐研科;串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3/12 | 分类号: | F24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物外 隔热 输水 管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墙体节能的装置,尤其涉及综合利用市政供水管网节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节能已经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社会总能耗当中,建筑能耗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因此建筑节能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建筑能耗当中用于调节室内热环境的空调能耗比例非常大,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已达到55%左右。要降低建筑空调能耗,主要需解决的就是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问题。
现在已经实际应用了的建筑围护结构(本案中,主要涉及建筑物外墙体)的节能技术的方案中,无非是如下两大类或者其结合。一类是对建筑物外墙体进行隔热的方法与结构,另一类是在建筑物外墙体外通风、散热的方法与结构。前者包括用植被覆盖建筑物外墙体、用隔热材料和/或带有隔热结构的材料来代替常用的外墙体材料、增加建筑物外墙体的保温层厚度等方法。后者包括在建筑围护结构外设置带有导流板的幕墙、把建筑物外墙体直接设计成“散热墙体”等。公告号为CN1089156C的专利就是一种《散热墙体》。该散热墙体包括直接设置在墙体内(或代替部分墙体)的盛水水槽和吸收该水槽内的水的吸水性多孔质体,以利用水分蒸发来使墙体冷却。然而,在上述这些方法与结构中,或者效果欠佳、或者成本过高,并且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均没有把太阳辐射的热量利用起来。而目前能够把太阳辐射的热量利用起来的,也只是将(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墙体外的纯试验性的建筑——主要因成本太高,至少在可以预见的一个较长时期内还不可能在实际中推广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利用市政供水管网节能的既能够对建筑物进行隔热保温,同时还可以把太阳能辐射的热量利用起来的输水管网。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提供这样一种建筑物外隔热输水管网。该隔热输水管网包括换热器(1)和把它们串联、并联或混联在一起的输水管路。该隔热输水管网连接在室外的市政供水管网与建筑物的室内用户管网之间,市政供水流经该隔热输水管网后,进入室内用户管网。该隔热输水管网中的换热器是覆盖或嵌入在建筑物各楼层的外墙体上的,或者该隔热输水管网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器覆盖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其余换热器覆盖或嵌入在建筑物各楼层的外墙体上。该隔热输水管网中的每一换热器,均由各有一个连接口的两根相互平行的集水管、以及垂直于这两根集水管并把它们联通的一排换热管构成。
从方案中可以看出,建筑物的室内用户管网,不是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通的,而是通过本发明的输水管网再与市政供水管网联通;而本发明输水管网中的所有换热器又是覆盖或嵌入在建筑物各楼层的外墙体上的,或者该输水管网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器覆盖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其余换热器覆盖或嵌入在建筑物各楼层的外墙体上。于是,本发明就能够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主管部分大多铺设在地下、在夏季时市政供水具有温度较低以及恒定的特点,让通入本发明输水管网的换热器中的低温水来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以对墙体进行隔热保温。更大的优点是,当用户打开水龙头时,不但能够用到经太阳能加热后的热水而节省了加热所需的能源消耗,而且,由于在换热器中吸收了热量后的水被用户使用,又使得低温水能够补充进来,就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墙体所起的隔热作用。又由于所述换热器既可以覆盖在建筑物外墙体之外、又可以嵌入在建筑物外墙体的表面,所以,本发明不但能够在新的建筑物上于构筑墙体时一并建成,而且,在观有的旧建筑物上也可以应用本发明来对其进行改造。
从方案中可以看出,该输水管网实际上相当于大的换热器。为要取得较好的效果,构成该输水管网的换热器管路,就必须十分密集地覆盖或嵌入在建筑物外墙体上,如果该“大换热器”仍按照现有的以追求换热效率为主要目标来设计它的话,势必会在用户管网与市政供水管网之间人为地加长了输水距离,就必然会造成过大的压力损失。所以,本发明输水管网中的换热器不但专门设置了集水管结构,把两根集水管看成节点的话,联通它们的一排换热管就是压力损失极小的并联关系了(显然,这一排换热管的具体数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样一来,本发明输水管网中的换热器就成为一种特别考虑了避免压力损失的特殊的换热器了,从而确保了本发明输水管网有益效果的发挥。
总之,与现有的隔热方法与结构、在建筑物外通风、散热的方法与结构相比较,本发明不但有很好的隔热效果,而且还能够把太阳能充分地利用起来,是一种结构简单、系统成本低廉的综合节能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而言,把本发明安装在墙体外的建筑,不但成本低廉,而且能够很快地在实际中推广与应用。在居民楼、办公楼的外墙体上均可以应用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5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