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的造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9042.5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7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牟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造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绿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绿茶加工工艺是: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用一芽二、 三叶加工出来的普通绿茶,普遍存在干茶暗绿、汤色黄绿、香气低淡、茶 叶苦涩味重、碎断、片末茶多,品质平淡,是造成普通绿茶经济效益低下 的主要原因。经长期研究后发现,普通绿茶在加工过程中,茶叶的色泽、 香气、滋味、叶底的变化,在加工前期的杀青、揉捻工序受到的影响较小, 受影响最大的是干燥工序。传统的普通绿茶在揉捻后即进入干燥工序中, 炒青绿茶是在滚筒炒干机中进行,毛尖筒温高达120度-130度,揉捻叶投 入滚筒中长时间(30分钟以上)滚炒,产生高温、高湿,造成透气不良、 内湿外干,茶叶因闷热作用造成色泽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绿色、茶叶的香气 部分散失,滋味鲜度差、苦涩味重,是造成普通绿茶色黄、香低、滋味苦 涩,断碎和片末茶多的主要因素。普通绿茶碎末茶在10%以上,冲泡四次 后滋味低淡,水浸出物只有4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茶叶呈颗粒珠状,茶叶色、香、味、型 得到提高的绿茶的造型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绿茶的造型方法,其中:对揉捻叶进行脱水,减水率 10-20%;采用低温60-80℃,在两小时1-2内完成造型。
上述的绿茶的造型方法,其中揉捻叶进行脱水的方法为:对揉捻叶进 行脱水,温度100-130℃,转速30-50转/min,减水率10-20%。
上述的绿茶的造型方法,其中:原料为一芽二、三叶的成熟芽叶,长 5-10cm。短则不能卷曲,长则老了影响口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相比,由以上方案可知,揉捻叶脱水后,使得茶 叶内外水均匀,色泽一致,增加了韧性,使得在造型工序中保证了茶叶的 完整性,同时使茶叶在造型工序中处于松软和透气的状态下,大大减少片 末茶;采用低温60-80℃,在1-2小时内完成造型工序,达到型、色均佳的 良好效果。经常规干燥后得到的茶叶呈颗粒珠状,色泽绿润,栗香提高, 滋味浓醇不苦涩,茶叶的色香味形都得到提高,产生了独特的品质风格, 大大提高了茶叶品质。据测定,本方法比普通绿茶加工中产生片末茶减少 10%左右。原料为一芽二、三叶的成熟芽叶,长5-10cm。短则不能卷曲, 长则老了影响口感。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绿茶的造型方法,原料选用一芽二、三叶的成熟芽叶,长5cm。 常规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后,对揉捻叶用脱水机进行脱水,机温100℃, 转速50转/min,减水率10%。然后采用低温60-70℃,1小时完成造型。
实施例2:
一种绿茶的造型方法,原料选用一芽二、三叶的成熟芽叶,长8cm。 常规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后,对揉捻叶用脱水机进行脱水,机温120℃, 转速40转/min,减水率15%。然后采用低温60-70℃,1.5小时完成造型。 叶表面茶汁浓缩后增强了茶叶韧性,保证了造形中的完整性;采用低温, 在两小时内完成造型工序,达到形、色均佳的良好效果。
实施例3:
一种绿茶的造型方法,原料选用一芽二、三叶的成熟芽叶,长10cm。 常规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后,对揉捻叶用脱水机进行脱水,机温130℃, 转速30转/min,减水率20%,然后采用低温70-80℃,2小时完成造型。叶 表面茶汁浓缩后增强了茶叶韧性,保证了造形中的完整性;采用低温,在 两小时内完成造型工序,达到形、色均佳的良好效果。
得到的最终产品:外型颗粒珠状,色泽绿润光洁带毫,栗香浓郁,滋 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绿亮,叶底鲜活成朵,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优良品质。
茶叶感官品质的审评对比情况列入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未经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花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阔叶苗木低温贮藏延时造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