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太阳能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8576.6 | 申请日: | 2008-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1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程松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诺基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2J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太阳能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发电机,特别是一种由太阳能提供动力且可直接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多功能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能源价格高涨,以及全球变暖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绿色能源在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积极追求经济成长与现代化,大量消耗天然能源所致,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除了在提升能源使用率和宣传节约能源外,也在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太阳能发电具有干净,不产生公害等优点。因此太阳能发电是目前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其技术也较为成熟,但是现有的太阳能发电机一般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尤其是一些经常在外而充电不方便的用户则无法携带。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可随时为手机、PDA等数码产品进行充电的多功能太阳能发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发电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电路板,所述壳体正面为太阳能板,背面为电池固定槽,该电池固定槽中设置有夹座,所述夹座通过壳体内部电路板充电管理电路与太阳能板连接。
所述壳体的侧边设置有储能电池控制开关、太阳能控制开关、USB输出端口以及外接电源输入端口。
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光电转换电路与内置电池含保护电路、升压电路连接,并由充电管理电路控制。
本发明通过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并通过充电管理电路进行管理,以实现通过USB输出端口、万能充电夹座对电池以及其他数码产品进行充电。另外,本发明还可通过外部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以及可在多种不同情况下为电池进行充电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路管理模块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对内置电池充电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对外供电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升压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输出极性反极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识说明:壳体1、USB输出端口2、储能电池控制开关3、太阳能控制开关4、LED灯5、LED灯6、8PIN脚USB接口7、5PIN脚USB接口8、外接电源输入端口9、太阳能板10、电池固定槽11、夹座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发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发电机,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电路板,其中所述壳体1正面为太阳能板10,背面为电池固定槽11,该电池固定槽11中设置有万能冲多功能夹座12,所述夹座12通过壳体1内部电路板充电管理电路与太阳能板10连接。
其中壳体1的侧边设置有USB输出端口2、储能电池控制开关3、太阳能控制开关4、LED灯5、LED灯6、8PIN脚USB接口7、5PIN脚USB接口8以及外接电源输入端口9。根据对不同的产品或电池进行充电时,可采用不同的输出端口,同时可调节储能电池控制开关3和太阳能控制开关4使其达到充电目的。如利用太阳能直接对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器供电时,首先将储能电池控制开关3和太阳能控制开关4移到M档,然后就可通过USB输出端口2与上述电器连接,进行供电。而当利用太阳能对多功能夹座12上夹持的电池充电时,首先将电池的正负极与夹座12上的弹片接触良好,并将电池夹紧,然后本装置自动识别电池正负极,此时将储能电池控制开关3移到M档,太阳能控制开关4移动到L档,LED灯5亮红灯,充电结束变绿灯。
当利用太阳能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时,将储能电池控制开关3移到M档,太阳能控制开关4移动到R档,LED灯6亮红灯,充电结束变绿灯。而利用储能电池对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器供电时,将储能电池控制开关3移到R档,太阳能控制开关4移动到M档,通过USB输出端口2与上述电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诺基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诺基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8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