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信息加密传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7446.0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0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芦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Q7/22;H04L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鸿荫;郭文姬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加密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用户设备之间传输短信息的方法,特别是涉及对所传输的 短信息进行加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应用的普及,短信息功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带有STK(SIM Tool Kit,用户识别应用发展工具)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即用户识别卡很多都具有通过SIM卡的主动式命令发送短信息的功能。STK可以理解为一组 开发增值业务的命令,一种小型编程语言,它允许基于智能卡的SIM卡运行自己的应用软件。 STK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机银行、股票交易、外汇买卖以及理财秘书等领域。移动新业务“手 机银行”、“股票查询与交易”等就是在使用该项技术。带有STK的SIM卡和原有SIM卡一样, 可以在普通GSM手机上使用。
上面所述的SIM卡通过主动式命令发送短信息存在以下不足:
1.信息的内容以明文传输,对重要短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保护度不够。
2.无法避免重要短信息误发给他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短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对于短信息的私密性和安全性都有更高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供一种短信息加密传输的方法,在约定的用户内部实现短信息的加密传输,包括以下 步骤:
①短信息发送端步骤:
A.短信息发送终端操作智能卡菜单的短信息菜单项建立短信息内容;
B.所述智能卡对所述短信息内容进行加密;
C.所述智能卡在所述加密短信息之前加上固定的非常规字符序列,建立完整的短信 息;
D.所述短信息发送终端将所述完整的短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的移动终端;
②短信息接收端步骤:
E.目标用户的移动终端即接收方移动终端接收短信息并以SIM卡方式存储;
F.接收方移动终端的智能卡对接收到的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短信息内容前是否有固 定的非常规字符序列,如果无,则是普通短信息;如果有,则为所述已加密的完整短信息, 接收方移动终端的智能卡去掉所述非常规字符序列并对短信息内容进行解密;
G.解密后的短信息内容存储在接收方移动终端的智能卡中。
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在兼容GSM标准的所有SIM卡和各种品牌的移动终端上使用。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可以对短信息的内容实现保护,提高了短信息的安全性;
2.用户是否选择使用此扩展功能,都不影响原手机和SIM卡的收发短信息的功能;
3.如果将加密短信息误发给非目标用户,短信息内容将无法正常显示,可以减轻误发 重要短信息带来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所用移动终端设备之示意图,其中,图1-1是所述智能卡和SIM卡 设置在移动终端内的示意图,图1-2是移动终端、智能卡和SIM卡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加密短信息的发送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的加密短信息的接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各附图所示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随着技术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在移动终端,特别是在普通移动电话(以下简称“手 机”)内的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el)上增加各种智能电路模块,使之除了有基本的 SIM卡功能外,还有其它更多适用的扩展功能。通过在手机卡槽和SIM卡之间加入桥接式智 能卡,可以在不需要更换手机和SIM卡的前提下,使手机兼有小额支付,考勤,短信息扩展 之类的功能。本发明方法所涉及的智能卡就是具备这些功能的智能卡。智能卡通过接口,同 时与手机和SIM卡连接,在自身得到供电的同时,不影响原有SIM卡的正常使用。利用该智 能卡的接口以及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使得在不更换SIM卡的情况下,可以扩展SIM卡在短 信息、电话本和身份认证等方面的功能。
所述智能卡,包括CPU、存储器、接口电路等器件以及一块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的 大小和形状与SIM卡类似。这种智能卡工作在手机和SIM卡之间,可以接收、发送、处理手 机以及SIM卡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