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基醛酮聚酯型漆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7319.0 | 申请日: | 200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5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定德;周仲庆;张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1/18 | 分类号: | C09D101/18;C09D161/00;C09D1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基 聚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基纤维素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静电喷涂的高光泽硝基 醛酮聚酯型漆。
背景技术
硝基纤维素漆是传统涂料,由于其漆膜干燥迅速、装饰性好、易于操作, 所以在国内外应用广泛。
硝基纤维素漆一般由固体分与挥发分两部分组成,固体分中包括成膜物 质、颜料、助剂。硝基纤维素漆的主要成膜物质是硝酸纤维素酯,易溶于酯酮 类有机溶剂,将其溶液涂于物体表面后,随着溶剂挥发留下硝基纤维素酯膜光 泽不高、比较硬脆,附着力也很低。
此外,硝基纤维素漆中还大量使用合成树脂,在不增加粘度的情况下可提 高硝基纤维素漆的固体分含量,并对硝基纤维素酯改性,改善漆膜的光泽、附 着力与其它性能。加入硝基纤维素漆中的树脂基本上分为二类,即硬树脂与软 树脂,前者以松香树脂居多,此类树脂软化点较高,常温下呈固体状态。但松 香树脂较为硬脆,加入量过多将会影响漆膜的柔韧性,从而导致漆膜的干裂。 软树脂在常温下呈半流体状态,具有热塑性,常用醇酸树脂,它可以改善漆膜 的柔韧性与附着力,并具有良好的光泽与户外耐久性,但加入量过多会降低漆 膜的硬度、干燥性与打磨性。
另外,硝基纤维素漆的防潮及耐水性不强,不易经受湿热气候的考验,在 温度40℃以上及湿度98%以上的条件下,潮气的渗透性很大,极易起泡或发 白,耐包装性差。常用的树脂如松香树脂、醇酸树脂,由于带游离的羟基或羧 基等亲水基团,对耐水性的提高不起作用。使用氯化联苯、氯化石蜡、硬脂酸 丁酯等憎水性的增塑剂,对抗水性能有所帮助,但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影响其 它性能。
硝基漆中的挥发分为酯、酮、醇与苯类等混合溶剂。
导电性能是影响静电喷涂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评价导电性能的最主要参 数为涂料的介电常数,通常用检测涂料的电阻值来控制。如电阻值过高,则影 响上油效果。普通涂料极性很低,其阻抗大于等于100MΩ。挥发分的溶剂组 成决定了该稀释剂的极性以及涂料的介电常数,从而影响静电喷涂的效果。
因此,硝基纤维素漆固体分中树脂类型的选择及加入比例,以及挥发分混 合溶剂的选取及比例,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硝基纤维素漆的应用效果及适用范 围。
本发明在硝基纤维素漆的树脂类型选择上,选取醛酮树脂和聚酯树脂,同 时通过增加固体分含量,但并不过多的提高油漆的粘度来增加漆膜的光泽度、 附着力、柔韧性、耐水性、以及耐湿热性。
本发明为使涂料适于静电喷涂,利用溶剂极性的不同,采用介电常数较高 的稀释剂,同时利用醛酮的极性大,电阻值低的特点,使涂料的电阻在5~50 MΩ,以使硝基纤维素漆达到很好的导电性能,更加适于静电喷涂。
本发明提供的硝基醛酮聚酯型漆成本低,适于工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硝基醛酮聚酯型漆是一种硝基纤维素漆,成膜物质选用硝基 纤维素、醛酮树脂、聚酯树脂。
本发明选用的醛酮树脂不含酯键,故耐水性、耐湿润性佳,可保持漆膜干 燥迅速,聚酯树脂具有很好的柔韧性,二者合用可在不增加粘度的情况下提高 硝基纤维素漆的固体分含量,改善漆膜的光泽、附着力与其它性能。
同时,利用颜料和助剂,如含硅类流平剂等助剂达至所要求的光泽、丰满 度、硬度、附着力、柔韧性、耐湿热性、颜色、流平性等各性能。
本发明为使硝基醛酮聚酯型漆更适于静电喷涂,采用介电常数较高的稀释 剂,同时利用醛酮的极性大,电阻值低的特点,使涂料的电阻在5~50MΩ, 远小于普通涂料的阻抗值100MΩ,使其达到更好的导电性能,更加适于静电 喷涂。
本发明提供的硝基醛酮聚酯型漆的稀释剂组成包含低沸点脂肪烃、丙二醇 甲醚、乙二醇单丁醚、甲乙酮、异丁醇、正丁醇、醋酸丁酯、二丙酮醇、甲苯。 该稀释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特别适用于ABS、PC、ABS+PC等玩具制品,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 实施例范围之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硝基醛酮聚酯型漆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包含硝基纤维素、醛酮树脂、聚酯树脂、颜料、分散剂、有机硅助剂、醋 酸丁酯、稀释剂,重量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7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